观察
本报记者 曹天健
图为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正门 (资料图片)
近日,因为石家庄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遭拆毁,河北省内多位文物保护专家表示了持续的关注。
8月15日晚,河北石家庄市第七棉纺织厂院内突然传出一阵阵房屋倒塌声,伴随着隆隆声响,滚滚烟尘弥漫在厂区上空,久久不散。
当晚,有着86年历史的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被拆除。
而此前不久,大兴纱厂旧址与正太铁路法式建筑、华北制药厂厂区办公楼三处工业遗存,刚刚被文物部门作为河北省首批工业遗产列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刚列入文保名单就遭拆毁 “今年7月刚列入省级文保名单就被拆毁,现在只能用可惜和遗憾来形容。”9月1日,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刘正军提起此事言语间还是充满无奈。
刘正军介绍,8月15日晚8点,市文物局接到举报电话:位于石家庄市第七棉纺织厂院内的石家庄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正被拆毁。市文物局当即派人火速赶往现场,只见现场一片狼藉,拆除正在进行。文物局执法人员向组织拆楼的第七棉纺织厂人员讲明情况,试图进行制止,但得到的回答是:拆我们自己家的房子你也管?你们说是文物,那你拿出文件来!
市文物局执法人员清楚,此前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虽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尚未经省政府报批准后公布,此时让文物局拿出相关文件来正是“攻其软肋”。情急之下,文物部门联系110、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等部门,希望共同协调处理此事无果,又联系该厂领导,结果领导全部关机。到当晚11时,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两栋建筑在文物局人员的眼皮底下被夷为平地。
而据记者了解,随着大兴纱厂办公楼旧址被拆毁,该市规划部门将其作为近代建筑加以保护的计划、文物部门将其辟为纺织博物馆的愿景也成了“无本之木”。
“打时间差”凸显法律漏洞 对于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重要工业遗存被毁,刘正军有苦难言。他告诉记者,被省文物局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后,按照有关程序还需要对“文物”进行考查和评估,经省政府批准公布后才能在法律意义上“正式生效”。而在列入文物保护名单后到省政府公布前这一段时间,文物保护行政部门如何执法,这在文物保护法中并无明确规定。他坦言,在此期间拆除,虽不合理,但合法;如果文物保护部门强行制止,虽合理,但不合法。他认为,是法律漏洞给了拆毁“准文物”的人以时间差。
刘正军的说法得到河北省文物局法规处一位负责人的支持,他表示,文物保护法在这个环节上确实规定得不够具体。
那么,对于工业遗存这样一个别人求之不得的“宝贝”,棉纺七厂为何要亲手毁掉呢?日前记者多方联系该厂,被告知:此问题不便回答。但据透露,拆毁旧办公楼的决定系该企业董事会作出;拆毁“准文物”是由于企业效益差,担心将来企业搬走时如旧办公楼不能拆掉,“不整齐的地块难以出售”。
文物保护急需利益补偿机制 此次“准文物”被毁事件也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有学者认为,文物保护工作水平的高低显现出一个城市文化氛围的优劣,从长远来看,一个缺少文化氛围的城市也是一个没有发展“后劲”、缺乏“软实力”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也很可能受到制约。
也有专家认为,文物保护需要相应的成本,无论将来文物能否给企业带来现实利益,现阶段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都必须预先支付一定的保护成本。将此成本推给企业显然不公平。而单纯谴责企业的“败家”行为,却没有“宽心丸”给它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公共财政应该建立一种对文物所有者的利益补偿机制,从土地或其他方面补偿其损失。”
本报石家庄9月15日电
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20年代,随着石家庄的交通、矿业的兴建和开发,石家庄的民族工业得到很大发展。1922年,石家庄大兴纺织厂创建(大兴纱厂的前身),到1928年,职工人数增加到3000余人,成为石家庄产业工人最多的民族工业企业。石家庄解放后,大兴纱厂先后由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领导,后改名为石家庄棉纺七厂。有专家认为,大兴纱厂的创办,是继京汉铁路、正太铁路修建之后,促进石家庄由乡村向近代城市转变的又一重要因素。正是大兴纱厂这样的近代企业,见证了石家庄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成长的历史。因而,其作为近代工业遗存的文物价值颇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