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缓解贫困大学生就学难的助学贷款政策,推广落实的步伐并不尽如人意 走进石家庄市某高校新生报道处的时候,陕西籍学生王刚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家庭贫困,除了简单的行李和一纸录取通知书,他身上只带了500多元钱,而入学应该交纳的学费、住宿费等各项费用,要6000多元。
尽管学校开辟的“绿色通道”让王刚和其他贫困生最终能够顺利入学,但得知不能马上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王刚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借助和社会资助等各种方式,是贫困生得以完成大学学业的有力保障。其中,因为额度和发放的时间性等原因,助学贷款无疑最受困难学生青睐。然而,助学贷款至今“雷声大雨点小”。去年,我省在6所高校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惠及3413名学子。有关人士指出,相对于众多渴望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来说,这个数字恐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助学贷款为何推广难?
有相关人士指出,从市场规律而言,金融机构对助学贷款业务的兴趣并不高,因为这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的业务。国家助学贷款等“学贷”
项目大都为6000元左右的小额贷款,加上手续烦琐、贫困生认定困难等,都使得助学贷款难获银行青睐。一名业内人士说:“这种小额贷款费时费力我们并不计较,关键是贷款能否收得回来?一些学生毕业后如果"赖账",我们就连债主也找不着了。”
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助学贷款由学校所在地银行审核发放,学校做担保人。但学校却顾虑重重:贷款是学生与银行之间的经济行为,债务方、债权方都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学生欠债,如果要学校还钱,学校岂不成了“无限责任公司”?
为化贫困生、高校和银行“三方尴尬”为“三方满意”,一种新的助学贷款形式———生源地助学贷款浮出水面。生源地贷款的最大优点,是把学生家长纳入了借款人中,与学生共同履行还款义务。由于贷款学生父母的住址相对稳定,学生父母的家庭财产(包括不动产)都可成为助学贷款的抵押,可大大降低银行放贷风险。此外,学生在报到前就可提前在当地申请助学贷款,入学时就不会再有拖欠学费的尴尬。
近几年来,我省不断尝试推广生源地贷款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机制的不完善,一些金融机构仍然积极性不高,所以仍不能满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
有关人士指出,生源地助学贷款仍然存在着逾期还款率高、贫困家庭偿还难等问题。有专家就此建议,应探索建立新的助学贷款损失补偿机制,如建立由地方财政、社会捐资组成的助学贷款担保基金,用于担保或补偿助学贷款的风险;或者将助学贷款保险机制引入助学贷款风险管理中去。
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求,在全国推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规定: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地方财政补贴,毕业后利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负担。
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省推广生源地信用贷款的措施正在加紧拟定。他们希望,即将出台的“学贷新政”能够以明确的贴息政策和有效的偿还机制,消除推广的阻力,使更多的人受益。本报记者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