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从审计署获悉,针对18个城市的基础教育经费审计已经全面开始,武汉、昆明等地审计组已经进点,由于教育问题是民生热点,这次各个审计组均公布举报热线电话。
这是继去年对54个县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审计之后,针对城市的一次审计。
|
重点审计“择校费”
审计署一位人士介绍,去年54个县的基础教育经费审计重点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学校资产负债问题,结果查出46个县挤占挪用基础教育经费1.15亿元,另外查出农村中小学负债过高等问题。
在去年54个县基础教育经费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就开始着手对城市基础教育的审计调查。今年5月份,审计署安排了对北京市基础教育经费审计的专项调查,以作为后续18个城市基础教育经费审计的试点。
根据对北京市试点审计的经验,这次审计对18个城市基础教育经费审计的关注点放在了城市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学校资产管理情况、学校收费问题等方面。
目前举报热点集中在学校收费问题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表示,根据教育新政策,今年秋季开学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全免了学杂费。
但是,当前城市基础教育收费的重头是“择校费”,虽然这一费用为主管部门禁止,但是各地学校照收不误。在北京市的一些重点小学、重点初中,“择校费”已经高达10万元。
这次审计关注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执行“一费制”和公办高中阶段择校执行“三限”政策(指政府举办的公办高中在完成本年度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可以招收一定数量的择校生,但必须严格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情况。
另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及捐资助学情况也是重点检查的“乱收费”项目。
对于“乱收费”问题,审计署要求重点关注学校改制和清理整顿情况。所谓改制学校,是指长期以来,许多重点公立学校利用其优势资源设立的校中校,不符合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却以此为名收取高额费用。而在收费方面,将各种名目的乱收费、捐资助学、共建等费用利用账外方式转移资金,俗称“账外账”。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城市教育中有大量乱收费并非迫于生计,而是借教育创收营利,突出表现为那些‘奇货可居’的重点学校利用紧缺的教育机会设租、寻租。不同于县乡基础教育的‘生计型’乱收费,城市的乱收费是一种‘腐败型’收费”。
“从审计角度来发现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是一个很新的角度。”汪明说,“城市基础教育专项审计工作,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工作都将起到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纳入审计
与此同时,审计署的将关注教育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舆论对这个方面极少关注。”上述审计工作人员说,“公立学校的教育资产是国有资产,但是一些学校乱投资,擅自利用本校土地,与外面单位开展联建,改变资产用途,然后因为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和资金收益流失。”
此次审计,将调查学校利用大宗资产、师资力量等有形和无形的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投资及管理方式,重点检查这些账外账的收益损失。此外,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也是两大落点。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这次教育经费审计的另一重要关注点。上述审计人员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民生关注的热点,也是此次审计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8月15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规定,应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底数不清,政府经费投入不足上。
“按学校的实际接收人数拨付教育经费,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汪明说,“目前的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使免收和不收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审计署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状况纳入城市基础教育专项审计,对于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个监督,更是一个推动。”汪明认为。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对16周岁以下儿童不进行暂住人口登记,导致6—14周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底数不清,因此,根据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汪明说,希望通过此次审计,对完善这一数据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记者 叶枫 实习记者 曹乘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