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拉着板车放电影,到前些年在电影院里放电影,再到如今开着汽车去放映数字电影,阳泉郊区有一对父子,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农村放映电影。
9月16日,记者来到阳泉市河底镇河底村,见到了马晋明、马俊生父子俩。
走乡串村当起农村放映员
上世纪60年代初,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匮乏。“小时候,只要大队的喇叭一广播说晚上要放电影,我们这些小孩就早早吃完饭,守在放映员跟前,看着他们挂幕、支机器,有时还跟着他们到别的大队继续看。”马晋明笑着说。1962年,得知河底公社要招农村放映员,刚初中毕业的马晋明立刻报了名,成为社办放映队的一名学徒。回想起昔日岁月,马晋明感慨万千:“当了放映员后,才知道放电影不仅是个技术活儿,还是个力气活儿,仅放映机机头就有三十多斤重。由于不少大队还没有通电,所以得带上发电机。笨重的机器要两个后生才能抬得动,加上变压器、扩音器、片盘等设备,要用一个板车才能拉下。”1964年,马晋明出师,成为社办队的一名正式放映员。“那会儿,我们到大队放电影都要带上铺盖卷,拉上放映设备,一走就是一个来月。”
儿子接班庙会上放电影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对电影事业予以专项资金扶持,各地陆续建起影剧院。马晋明说,1979年,河底公社建起集镇电影院,是阳泉郊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一家集镇电影院。马晋明在这里做起了电影放映员。而他的儿子马俊生则常常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他,在看电影之余,也开始学着动手放电影。
之后几年,电视机逐渐在农村普及,电影一下子步入低谷。1997年,由于电影市场不景气,全市的集镇电影院被迫停业,马晋明回到了河底村。儿子马俊生扛起放映机,推着自行车在约好的庙会上放电影,一年忙活不了几天。
父子携手开车下乡去放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类传媒纷纷走进农村,但到了晚上,生活依旧单调,村民们又开始怀念起以前聚在一起看电影、唠家常的日子。今年2月1日,阳泉市启动农村数字电影工程,由政府出钱为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高清晰、高保真音画效果的数字电影。经过推荐,马俊生成为一名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员。他起初打车拉设备,有时到较远的村去放电影,放映补助全给了出租车司机还不够。为了节约成本,马俊生花1.5万元淘换了一部旧面包车,赋闲在家的马晋明也给儿子打起了杂。虽然放电影很辛苦,但马家父子还是干劲十足:“看着人们的高兴劲儿,我们苦点儿累点不算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