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昆明出席第五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开幕式后,前往昆明嵩明县实地考察杂交粳稻新品种云光一0一号千亩示范区稻田。中新社发保旭 摄
一件旧款的白色休闲服,一双没有擦拭过的黑皮鞋,穿着市面上已难买到的尼龙袜,始终保持朴实风格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此间刚一露面,就引来现场人们的阵阵掌声。
“我与云南结缘已久,为了寻找优良稻种,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来过云南,当年哈尼梯田的美丽景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此间今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上,作为该论坛主席,袁隆平的开场白让与会者感到颇为亲切,会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袁隆平在今天的开幕式作简短发言,他对云南省重视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表示赞赏。他说,云南拥有世界少有、中国国内唯一的水稻高产区和产量潜力测试地——永胜县涛源乡,这是云南种植和研究水稻的一大优势。他同时称,云南的“云光”系列两系杂交粳稻和“滇杂”系列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已尝试在长江流域作为早粳品种使用。
袁隆平曾向媒体表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为民”是他一生的心愿。今天上午,袁隆平还前往昆明嵩明县参观云光一0一号千亩示范区稻田,让随行人员切身体会了他“嗜稻如命”的生活习惯。他不止一次地提醒随行人员,不要踩到水稻,并多次停下脚步摸着稻穗啧啧称好。
在稻田里,当有关人员介绍说这片稻田亩产已达到八百公斤时,他激动地连声说:“太了不起了。”“长江流域的稻穗如果也达到这种饱满程度的话,那水稻高度要达到一米二左右,而昆明只需九十五公分,这就是云南的地域优势。”袁隆平解释说,水稻高度低不易弯曲,更有利于光合作用。
今年已七十八岁的袁隆平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他婉拒记者搀扶,纵身一跃跳过近一米宽的稻田水渠;当工作人员将太阳帽送到他手上时,他说自己下田不带帽子,笑称“现在并不在乎晒得更黑了”;当看摄像机对准他手中刚刚点燃的香烟时,他笑着说:“这就不要拍了,吸烟不健康,不能给年轻人树立这种不好的形象。”
当地闻讯赶来的民众,将袁隆平团团围住,咨询各种水稻种植的问题,而袁隆平也耐心地给予回答。他说,提高水稻产量良种、良田、良方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方是手段,当然这都离不开粮农的精耕细作。”
一位年轻的农业工作者向他索要签名,袁隆平却露出了孩子般羞怯的表情:“你看这么多照相机对着咱俩,多不好意思啊。”话音刚落就引来在场人员的一片笑声。
作为一位平民科学家,一位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以最平凡的方式续写着中国杂交水稻传奇。(作者 刘子倩 保旭)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