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王淑军)记者今天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针对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不显、西医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建国以来最大一次中医医院建设工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介绍,作为中医药事业的根据地,中医医院目前有1000多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医院办院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能力增加,对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医医院也存在中医药特色不够突出,中医药优势未充分发挥,影响了中医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年多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大力推进中医医院建设与管理,中医医院将全面“升级换代”。
抓重点专科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疗效
针对中医药具有优势的疾病和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启动“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确定了615个建设项目,按专业组成26个专科协作组和143个病种协作组,中央财政投入1.24亿元。该项目就各专科病种优化、整合,形成集全国有效办法于一体、便于推广的中医诊疗方案,提高全国范围内这个病种的中医疗效。
在此基础上,着眼解决患者面对满天飞的虚假中医医疗广告而无所适从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社会推出“中医寻医指南——专科(专病)服务信息网络”,帮助群众患病后知道“找谁看、到哪看”。目前上网的是171家评审验收合格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和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涵盖脑病、肛肠、骨伤等22个临床专业,包括藏、蒙、维、傣等8类民族医学,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
着眼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该局开展“治未病”试点,已先后确定两批共45家中医医疗机构试点单位。2008年8月,制定并印发《“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还将上海、广东列为实施列为健康工程试点省(市)。
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煎煮质量,加强中药房建设和中药制剂能力
中药饮片配方目前存在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浪费大、卫生差等若干弊端。自2007年8月起,该局在19家中医医院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显现了剂量准确、易于复核、效率提高、浪费减少、饮片纯净、有利管理等优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和部分规模较大的二级中医院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工作。
目前,中医医院一般采用煎药机煎煮,但市场上的煎药机存在带压操作、和煎煮时间短影响有效成份的煎出等问题。该局组织研制成功了新型煎药机,解决了现在煎药机的缺点,具有自动加热调节、药物煎煮定时、自动搅拌、饮片浸泡、药物先煎后下、二煎等功能。新煎药机正在开展临床试用工作,条件成熟后将在中医医院推广。
中医医院的中药房建设,对于提高中药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疗效具重要意义。该局和财政部从2007年开始,实施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项目,2007年对156家中西部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专项经费补助,2008年仍在继续。
中药制剂室建设,对于提高中医医院的中药制剂质量,发挥中医制剂治疗疑难杂病的特色优势,具有重意义。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县级以上中医医院的制剂室建设进行专项补助,计划通过3年建设,使每一个地市至少有一所中医医院的制剂室能够达到国家要求。
规范中医医院和科室名称等管理,确保中医医院姓“中”
当前,许多中医医院及科室设置名称不规范,中医药特色淡化,影响到中医医院的健康发展。该局先后印发《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等文件。
规范要求,中医医院不得同时使用中西医结合医院名称。中医医院识别名称中使用“中心”字样的,或以具体的疾病名称作为识别名称的,须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命名应体现中医特点,首选中医专业名词命名,可采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中医专业名称、中医脏腑名称、疾病和症状名称、民族医学名称等方式。不得采用含有“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如中医医院的科室不得张挂“中医××科”、“西医××科”等标牌。
中医医院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以“中心”、“国医堂”等作为临床科室名称的,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并应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在体现医院管理评价普遍要求基础上,突出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内容,设定的评价指标突出了中医特色的评价指标,增加了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内容。以此为基础,该局将在全国启动示范中医医院创建活动,同时推动各省(区、市)建立中医医疗工作省级监测中心,对全国二级以上所有中医医院进行监测。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