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鸟巢”因为2008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地翻开了这个记载着美好记忆的一页,那个童话般的开幕式表演《和梦一起飞》依然让世人赞叹和感动。梦幻完美表演的背后,有着许多人对梦想的不断追寻和默默付出。
残奥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张继钢带领残奥会开幕式部分演员及创作团队走进《艺术人生》,在零距离的现场问答中,为您解密“开幕式”背后的精彩故事,在激情与感动中与我们共同唤起那段美好记忆。
一、张继钢导演将倾情讲述四年来,他与残奥运会割不断的缘分。从雅典到北京,从《千手观音》到残奥会开幕式,张继钢与残疾人奥运会有着割不断的缘分;这四年,被张继钢导演比作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与荣誉,成为张继钢一生的精神财富。
二、残奥会的开幕式另辟蹊径,同样精彩
奥运会开幕式是波澜壮阔的、是厚重的。张继钢认为,残奥会的开幕式要另辟蹊径,用轻盈避开厚重,用讲述生命避开讲述历史,用追求宇宙空间和时间的宏大避开民族历史的纵深。残奥会开幕式的创作团队被誉为最团结、最和谐、最能吃苦的团队,而在残奥会开幕式的诞生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呢?在压力与重重困难面前他又将如何面对?
(一)点火仪式的幕后故事
全世界都读到了侯斌费力地把轮椅上的自己拉至39米高空,点燃残奥圣火,使全世界的牵挂、鼓励和感动凝聚至鸟巢上空的一根吊绳;当圣火在鸟巢上空点燃的那一刹那,全世界的人都为它诗意般的童话梦境所倾倒、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和折射出的人性光辉而震撼。然而,从接到任务到开幕式只有短短20几天,火炬手侯斌幕后的艰辛超乎想象,39米的距离,侯斌需要跨过两大坎:心理上高空恐惧感与身体上时时刻刻的伤疼折磨!为保密,半夜三更训练,为祖国荣誉而战,39米爬也要爬上去。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训练才最终完成任务?
(二)《永不停跳的舞步》圆轮椅上的梦想
在张继钢的记事本上,《永不停跳的舞步》原来的名字叫《飞翔》,准备请拄双拐的小提琴王子帕尔曼坐在轮椅上拉小提琴,旁边准备100名舞蹈演员伴舞,几经取舍后,准备放弃。后来因为四川地震,张继钢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了学芭蕾才两年却在地震中失去一条左腿的李月躺在病床上的照片。“我记得很清楚,照片配的文字是"虽然地震夺去我的左腿,但是我永远不放弃芭蕾梦想"。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想把李月邀请过来,把废掉的《飞翔》重新拾起来。”
张继钢圆了李月一个梦。“一个芭蕾舞演员失去了腿,等于失去了芭蕾表演里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节目里,用手在跳舞的人只有李月一个人,台上围绕在她身前的全体舞蹈演员是用手在模拟脚在跳舞。当李月手朝向右方的时候,全部演员的足尖就朝向她右方的脚位,可以说,上身的舞蹈是李月,下身的舞蹈是我们所有演员。我想这种形式和创意,本身就足够撼动人心了。”
这个节目的名字也改了几次。最早的时候叫《我的芭蕾梦》,后来改为《永远的芭蕾梦》、《我心中的芭蕾》,在演出前一个月,开幕式工作组的一个同事给张继钢发信息,说最好叫《永不停跳的舞步》。张继钢说“后来我还跟他回信息,要不要叫《永不停止的舞步》,他说不,要永不停跳的舞步,要跳,她不是没有脚了吗,一定要跳,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三)《天域》、《四季》、太阳鸟等等背后都有许许多多有趣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艺术人生》的舞台上再慢慢细说……
艰苦的创作过程伴随着激情与感动,“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不会忘记残奥会开幕式那光荣绽放的美丽历史时刻,更不会忘记那些幕后默默奉献的人,相约《艺术人生》的舞台,让我们走近残奥会开幕式书写美丽的舞者,走近传递坚强的火炬手侯斌,走近用汗水浇灌美丽的幕后编导及主创……(文\樊娇娇)
《艺术人生》残奥会开幕式特别节目,2008年9月18日20:36CCTV--3播出。 (来源:人民网-娱乐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