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成都9月19日消息(记者刘涛通讯员王德明)“过去修房子,要经过2道程序14个环节,至少要等半年,还要花些冤枉钱;现在只需要花5元钱,不用出村,只要一个月时间本本就可拿到手。串并联审批真是安逸。”19日,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凤坪村中华组邹玉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宜宾县纪委将县国土局等14个单位作为行政效能监测点,实行定点监测,以点带面推动行政效能建设。同时,还让国土局率先探索一套切实减少办事环节,减轻农民负担,提高行政效能的办法。
宜宾县国土局副局长寇大金说,被列为效能建设监测点后他们压力很大,国土局班子反复研究决定:宜宾县有80多万农民,就从减轻农民负担入手提高行政效能。
寇大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过去农民要建房,要经过两套程序14个环节,按正常程序办理至少得半年——农民建房先要办宅基地证,办宅基地证又需要个人申请、组、村、乡、国土所再到县国土局长、县政府等7个环节;房子修好后,好要经过本人申请、国土所丈量行政中心审核、国土局相关科室审核、县政府审批等环节才能办到土地使用证。这样下来至少需要半年。
寇大金说,现在实行串并联审批后,把两套程序并联成一套程序——本人申请、小组和村加具意见后就交由国土所办理。国土所审核放线(同时办理地籍调查)报乡镇审核、再报行政中心受权办理,发证后再由国土所送达农户。这样,过去一个农户修房子至少要填10套表,现在一套表格就搞定。不再出村就能得到两证。既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能,又节约了成本。这一举措一推出就深受老百姓欢迎。
宜宾县监察局副局长曹彬对国土局的的改革比较满意。在他看来,这套串并联审批模式在全省都属首创??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又体现了四大创新:一是跨级别串联审批。对组、村、乡镇管理所、乡镇政府、政务中心县政府的每一道审查环节都实行全流程交接签单管理;二是乡镇管理所代办和行政服务中心受权办理,切实减轻了农户负担;三是用地审批和登记发证实行并联审批,一表制办理变要签5次字为签1次字,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时,要求乡镇管理所严格执行"三到场"规定,保证审批质量,杜绝违法用地;四是实行申请人满意度测评,主动接受申请人监督。
记者还了解到,宜宾县从8月开展串并联审批以来,已先后为14户农户办理了两证,无一农户投诉,深受老百姓喜欢。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