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坚决要求摘掉大师的帽子,但在人们心中,他依旧是大师;余秋雨先生幽默地说——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虽然余秋雨“退了一步”,但人们还是一片批评声。
是不是大师,与自己想要与不想要并无关系,而在于人们是否认可。
关于余秋雨是不是大师竟然引发了一场口舌之争,而让人意外的是,余先生竟然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口水仗。
幽默引发的口水大战
上海市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按说,这样的“工作室”跟某个新公司开张一样,本来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但偏偏余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声张了一下:听到成立工作室这个消息后我曾作过几次努力,希望删去“大师”这两个字,但没有成功。后来我想,比“大”字等级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
估计余先生是想幽默一下,但更多的人并不认可这种“幽默”。于是,关于余先生与大师的争议由此开始。
其实,余先生完全可以不必声张,尤其不必在博客里声张。因为,恰恰是博客这个平台,才容易让争议不断升级,直到酿成某种“文化事件”。
争论最后升级为“窝里斗”
争论从开始就鲜明地分成两派——挺余派和倒余派。
挺余派——称余秋雨为“大师”不是过誉,而是他30年来艰辛努力的结晶。30年前在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百废待兴之时,余秋雨着手建立世界戏剧思想史、中国戏剧史、戏剧美学等一系列基本学科,他编写的著作和教材长期被高校使用,并获得多个学术奖项。而今,上海市教委正是根据他丰厚的著作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以他的名字命名“大师工作室”。
倒余派——余先生这段带点自嘲的讲话,像一段并不好笑的相声,听后,不但让人觉得没有幽默感,反而觉得余先生像很在意自己的老宅被有关部门上报申请文物保护单位一样,对被冠以“大师”头衔,心中是窃喜的。
从挺余到倒余,争论开始向纵深发展。如专栏作家张放所说:“余秋雨称大师了,就会有文人在想,老子的成绩也不小啊,怎么就没有什么官方认可?所以说穿了,这次的"大师"头衔争论,其潜在原因,就是文人相轻的窝里斗。”
都是炒作惹的祸
假如王朔遇到这事儿,他肯定会沉默,因为王朔的理论是:我要回应,就等于给他们加分。但余秋雨不是王朔,他选择了“参与”。余先生顺水推舟地将事态扩大,直至酿成一起文化事件。论战开始后,余秋雨近来博客内容突然频繁更新起来。9月8日一天某个时间里,居然一下子更新了十篇“文章”,博客内容,都在不断地辩解。或许正是这种无聊又无休的辩解,让这个事件不断升级。
对于余先生的热心论战,一直关注这个事件的张姓教师说:“如果真是大师,肯定不屑于这样无聊的争论。但热心于此的余秋雨,推波助澜,让广大读者产生极不舒服感,会让一直尊重余秋雨的人,从内心深处产生轻视。”
这样的争议,如果发生在二三流明星身上,人们可能会心一笑:炒作呢。但如果发生在大师身上,人们会有更多不解,甚至感慨:这样做,像大师吗?本报记者蓝恩发
本报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