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从产煤大县到生态样板县——科学发展观在左云的实践

  时间:2008-09-24 03:30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国土面积1315平方公里,其中煤田面积6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一半。现有各类煤矿110座,年产原煤近1500万吨,是全国著名的产煤大县。


  这就是左云县。

  森林覆盖率达到4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先后跻身为“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和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成为著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这也是左云县。

  “挖煤”和“破坏生态”仿佛是一枚铜钱的正反两面。然而左云的实践,正在颠覆这一传统的理念。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山西作为全国产煤大省,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左云是一个样板。

  诗曰:塞外记忆新和旧,浓绿掩映千层秀,谁说煤地尽污染?敢与江南争后先。

  认识:挖煤不是破坏绿色的理由,生态文明才是资源县区的出路

  煤乡左云,地处晋西北,居黄土丘陵,拥亿吨煤田。概念中,干旱少雨,坡高沟深的广袤土地,地下广挖煤,地上少良田。打开地图,距毛乌素沙漠不足百公里,更让“不毛左云”的印象挥之难去。

  八月,放眼绵延起伏的山脉,滔滔不息的河流,条条绿色长廊、片片千顷绿坡,浓荫蔽日,翠含如烟。每一处“左云风光”都让记者惊叹、震撼,印象全新。到2007年,全县实有林地面积达到81.5万亩,个别乡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7%,养眼的绿色不仅使外乡人诧异,“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能记忆左云环境变迁的“老左云”,讲述的话语里同样带着回忆里的苍凉。

  史志记载,有了左云县,也就有了左云挖煤史。“挖下的煤,流走的水,干涸的土地,六七十年代就连小老杨(一种适宜干旱地区生长的杨树)也不多见。”一部挖煤史,成长了左云的“黑经济”,但没有泯灭左云人的绿情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发地下黑色金库,建设地上绿色银行”战略的实施,近三十年矢志不渝抓绿化,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但脚步不停,手笔更大。

  是煤炭大县,必是绿色转型重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盘子谋划布局,由此,一个集“林、牧、农、旅游”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强县,在左云强势打造。

  从2006年开始,上到县级主要领导,下至村级干部,一部目标责任考核制,使左云县的新一轮绿化热潮风生水起。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乡乡有重点、村村有亮点、路路有景观,不含糊的左云人看似“排场”的绿化场面,骨子里却是对环境的急迫。从有水快流的煤效益观念,到有钱快绿的环境意识转变,他们的认识只有一点:挖煤不是破坏绿色的理由,生态文明才是资源县区的出路。

  做法:以煤换绿补偿生态,投巨资整治环境

  一座煤矿挖倒一个村。鹊儿山镇丁村搬迁后盖起了新房,建起了公园,最耀眼的还要数村前那片绿色的果园。因为开矿,这个村吃不上水,种不活苗,这是过去;因为有矿,这个村房前屋后松柏成景,工矿区也是湖光山影,这是现在。为什么?在该县采访,大小干部嘴上挂着一句话:以煤为“媒”,补偿生态,整治环境。

  采取“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不断建立和完善“以煤促林、以矿带林”的营林运行机制,三年来,左云近300家工矿企业加入了造林队伍,涉煤工矿企业收入的1%-2%反哺了林业,建立乡村煤矿以煤换绿、生态补偿基地30多个,完成环矿、环厂道路绿化8000多亩,环矿绿化、环厂绿化、住宅小区绿化20万平方米,使厂矿区绿化面积达到了45.8%,这在全国也是个奇迹。

  拓宽了投资渠道,不怕长不出大树。行进在左云境内的国、省道线路上,单侧6至12排20至50米宽的绿化带,并排马路两侧,时时入目。左云人说,他们三年干了89.9公里,所有国、省道无一断带;穿行于左马线、小三线等乡、村道路,每侧5排10米宽的林带,全部是2米以上的国槐、毛白杨。左云人说,他们三年在这样的路上栽了380多万株这样的树。

  对于山西产煤县区来说,造林难啃的骨头不是路,连草都不长的石头山坡、土泥沟,说起来都犯愁。而在左云,荒山绿化分区突破,啃的正是占全县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硬骨头。“五大山系,十条主要季节河流,1700多条沟壑,不在这上面造林,左云就没有可以播绿的地方。”县林业局局长郭兴武如是说。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全部推行施工专业队招投标制,市场化运作,工程化管理,展开攻坚作业,严格把关。三年完成荒山绿化2.6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4万亩,涌现出红旗梁、将军台等20多处规模大、标准高的千亩以上绿化精品工程。

  乡村寓于园林之中,城镇置于景观之地。三年建设园林式新农村53个,占到了农村总数的1/4以上。村外环林、村中见树、庭院有绿的店湾镇代家沟村,依托煤矿投资上千万元,硬是让森林覆盖率由不到5%上升到75%。“城在林中建,景观处处有”左云县城绿化,三年投资了近6000万。

  效益:生态经济绿了左云富了乡亲

  有煤“地下富”,出煤“地上贫”。这在煤炭县区是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定律。土地贫瘠的左云,历史上从没有收获过象样的作物,靠天吃饭,指地打粮,一亩地收不了半吨煤的钱。随着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左云不仅形成了乔、灌、草立体种植,针、阔、叶科学布局,而且实现了生态促经济、经济养生态的良性循环。

  一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全县一半以上的农民坐享“生态经济”。虽说一亩地补贴不到200元,但带动的产业和产生的效益,却使这方土地上的农民收获颇多。张家场乡苗木繁育基地主任老王兴奋地说:“咱除了煤之外,绿色也名声在外,咱就是要走绿色路,发绿色财。”他的基地从3年前的5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500亩,光卖种苗一项,每年的收入就有10万多元。

  缩小眼光看左云,煤炭资源型乡镇鹊儿山镇的生态经济最能说明该县的绿色效益。三年来该镇采取荒山绿化与农民庭院绿化相结合,并围绕资源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以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在荒山地开发了以小破堡、丁村、青圪塔千亩杏树基地和曹家沟、郭奉窑千亩瓜菜基地及石墙框、胡犬沟等十多个千亩特色杂粮基地。如今瓜果飘香,一片丰收景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县依托林茂草丰的优势,狠抓了以林促牧、以牧带林项目。如今全县羊饲养量达到了23万只,大牲畜饲养量达到了5万头,生态畜牧经济占到了农民纯收入的1/3以上。而围绕绿色兴产业,使佳鑫、青云林牧、蓝昆饲料等一大批绿色食品和畜产品加工基地正在煤乡大地蓬勃兴起。

  本报记者 赵志成 本报通讯员 刘三和 解 晋 边国栋

  (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