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了航天员住的地方”
——本报记者探访“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
特派记者 千灵坡 贺文兵
经过申请,昨日记者来到东风航天城内号称“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的2号发射场等处进行采访,在感受神七发射前的紧迫的同时,也上了一堂航天课。
|
“神七”或将成酒泉神舟绝唱
从驻地出发,经过两个检查站后,汽车便一头扎进了戈壁滩。驶出不远,右侧便出现了一个高高的发射架。“那里就是43号发射场,也就是承担神舟七号发射的地方,今天实施了严格管制进行测试。”同行的发射中心军官刘参谋告诉记者。
车子在戈壁滩上飞驰,窗外颜色渐渐变得单一起来,灰黄色成了主色调。戈壁滩上,一小撮一小撮的骆驼草顽强地生长着,远处的山上也看不见一丝绿色,光秃秃一片。“我在这里呆了20来年了,现在的绿化条件比刚来时好多了。”刘参谋说,刚来时都有些耐不住,但时间久了就习惯了,回老家探亲久了还有点想。这就是可敬可爱的航天人,在茫茫戈壁中坚守,在漫漫黄沙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这里的年平均降雨量40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则高达3600毫米以上。是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的弱水河,滋润了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3万多人口。
记者在采访中获得一个信息,神舟七号的发射将可能是神舟系列在酒泉发射中心的最后一发。神舟八号可能转至新建成的海南文昌发射场。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8年的神舟七号,十载寒暑,神舟已经成了酒泉人血脉中的一部分,不舍分离。
酒泉发射中心将迎来50华诞
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场,一块“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的石碑赫然矗立。“好牛的称呼!”记者不由感慨,转到石碑背面,记者发现这里确实有“牛”的资本。
根据碑文记载,2号发射场先后发射过33颗卫星,其中包括17颗返回式卫星。仔细看去,1970年4月24日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81年实现一箭三星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率100%……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站在固定火箭的发射塔下,仰头望去,云动塔移,仿佛时光回流,来到了令人心动的岁月。哗啦哗啦的扫地声将记者的思绪拉了回来,转头望去,原来是几名战士正在清扫地上的落叶。“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将功成身退,但却依然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标志而被完好地保存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10月20日,神七发射后,她也将迎来自己的50华诞,记者不禁在心里对她提前说一声“生日快乐!” 50年来,已有42颗卫星和6艘飞船从这里飞入太空。这里,先后创造了从发射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到第一艘飞船等中国航天史上波澜壮阔的10个第一。
神七航天员问天阁出征
“神舟宾馆”“飞天宾馆”“东风超市”……在东风航天城里,处处能感受到浓厚的航天氛围。就连横贯东西的“长安街”上的路灯,也做成了火箭托举“神舟”飞向太空的造型。
当车辆经过圆梦园时,刘参谋告诉记者,神七的航天员们就住在这里,杨利伟、费俊龙与聂海胜也是从这里出征的。
下车后,记者进入了圆梦园。这是座按中国传统园林风格设计的院落,仿佛一个小型的公园;这里是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前进行短期生活、训练、医监医保、隔离检疫、登舱准备等活动和工作的场所。坐落在院落正中的问天阁由两组连接在一起的二层建筑构成:一组为橘红色外墙的房子,用以接待中央首长和来宾休息用的;另一组是白色墙体棕红色瓦背的建筑,是专供航天员居住和生活的,据介绍,位于这组建筑二楼的201套房曾住过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套房的门后还留下了他们三人的签名,并标注了日期:2003年10月15日凌晨3点。如今,3人的题字已被塑膜封了起来,自他们3人离开后,201房间就未再住人。
航天员公寓入口处戒备森严,两名战士严格把守。据了解,问天阁内上镜率最高的地方当属航天员会见厅,这里是专供航天员出征前与领导人和媒体记者见面的地方。最终确定的执行神七任务的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将在这里参加出征前的会见仪式。问天阁前,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旗杆前一片不起眼的草地上,镌刻在一块石头上的“中国航天员纪念林”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亲手栽种的纪念树一片葱绿。
烈士陵园祭老乡
车子经过东风烈士陵园时,我们停了下来,这里是每次发射前参加任务的航天员、火箭试验队、飞船发射队都要前来祭奠的地方。不忍离去的发射中心缔造者聂荣臻元帅带着众多的革命先烈长眠在这里,他们中有的为了寻找火箭的残骸而在大漠活活渴死,有的为了堵塞泄漏的燃料而壮烈牺牲……
在碑林中穿行,记者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地名——湘潭。这里埋葬了一个名叫乐子云的湖南老兵,墓碑上镌刻着“湖南省湘潭市人,一九七零年八月十五日牺牲。”一时无法找到这名老兵牺牲的原因,记者默默的从路边采来两朵野花,放在了英烈的墓前,表示了故乡人的怀念。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条件早已今非昔比。虽然距离最近的城市酒泉市都有近300多公里,但东风航天城已经俨然成了一个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小城。
银行、邮局、商场、医院、图书馆、体育场、游泳池等现代城市所具备的生活设施,这里一应俱全。以前让人觉得“不方便”的子女上学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发射中心为科技人员子女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在一名湖南老乡家中,他3岁多的小女儿蹦蹦跳跳的给我们做着表演,这是昨日刚从幼儿园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