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
本报记者 游春亮
9月20日晚,深圳市龙岗区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造成43人死亡、65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今天凌晨,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专家向本报记者剖析了酿成这场惨剧的五大原因。
据了解,深圳这场大火中着火建筑主体产权属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龙东村三和二经济合作社,为单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五层,建筑高度20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一至四层每层1695平方米,第五层920平方米),于2002年上半年完工。
这幢楼一层为旧货市场,二层为三和茶餐厅和旧货仓库,三层为舞王俱乐部,四层空置,五层为员工宿舍及办公室。一至五层东西两侧各设1座封闭楼梯。发生火灾的舞王俱乐部于2007年9月8日开业,无营业执照,无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不合格,属于无牌无照擅自经营。
从火灾现场掌握的情况表明,舞王俱乐部位于该大楼第三层,着火面积约100平方米,起火部位主要集中在舞台上方,燃烧物主要为吸音海绵等吊顶装饰材料。火灾调查人员经过现场勘查、查看视频监控资料和讯问有关人员,初步判定火灾着火部位在三楼舞王俱乐部舞台,起火原因是,演员在舞台使用自制烟花道具枪时,引燃天花板上的吸音海绵等易燃有毒材料,即而迅速燃烧。
消防专家分析,舞王俱乐部火灾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场内人员高度聚集。发生火灾当晚是星期六,正是人们进入娱乐场所消费的高峰时段。记者了解到,舞王俱乐部是当地最火的卡拉OK酒吧,着火大厅面积约700多平方米,内设92个小方桌,14个卡座。按满座计算,当晚来到舞王俱乐部的消费人员至少有400多人,加上工作人员,大厅内聚集了近500人。火灾发生时舞台正进入表演高潮时刻,高度聚集的人员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散开。
二是火势发展迅猛超出想象。据了解,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演员使用道具枪15秒后有观众发现起火,30秒后火势迅猛蔓延,浓烟迅速笼罩整个大厅,1分钟后全场断电,许多进入该场所消费的人员还没反应过来,就已被困在黑暗和有毒烟雾包围之中。
三是烟雾浓、毒性大。该场所采用了大量吸音海绵装修,海绵属于聚氨酯合成材料,燃点低、发烟大,燃烧产物毒性强。海绵燃烧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等烟雾,给火场被困人员造成了致命的灾难,也给消防救援人员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消防专家称,当空气中的氰化氢浓度达到万分之二点七时,足以让人立即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百分之一时,可以让人在一分钟内死亡。而实际上海绵燃烧还会产生烟尘,这些烟尘被人体吸入后会直接引起呼吸道的机械阻塞,使人体肺部呼吸面减少,再加上火灾中热辐射及火焰对人体的灼伤,人们的恐慌心理以及多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作用,缺氧等因素,导致人群在火灾中死亡就不可避免。这类采用聚氨酯海绵装修的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群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组织疏散混乱。火灾发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舞王俱乐部整层楼宇电路中断,着火一分多钟后现场即陷入一片漆黑。由于人群极度恐慌,现场又缺乏有组织的人员疏散引导,加上酒吧大厅吧台桌椅设置密集,几百名客人同时涌向主出入口正门方向逃生,造成了严重的拥挤和踩踏。现场工作人员虽有人拿灭火器灭火,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组织引导客人疏散。
五是消费人员缺乏自救逃生知识。据调查了解,许多消费者在发现舞台上方冒烟之后,仍在观望,没有立即撤离场所。当场内浓烟弥漫后,也没有采取湿布捂住口鼻等自救措施,以减轻有毒烟雾造成的伤害。
据龙岗区卫生局提供的火灾伤员情况统计表显示,在此次火灾的59名伤员当中,48名均为吸入性损伤,其余为烧伤和踩踏伤。被消防队员救出的部分伤员中,就有因使用啤酒淋湿衣衫捂鼻最终获救的成功个案。
同时,由于不熟悉消防通道位置,许多客人涌向来消费时的正门通道楼梯,仅有数十人从其他消防安全出口逃生。在这次事故中,舞王俱乐部工作人员由于熟悉逃生通道位置,从后门消防通道撤离,100多名员工无一死亡。
据了解,舞王俱乐部2007年9月8日已经开业,作为当地最火爆的卡拉OK酒吧,在行业主管部门和证照发放部门的眼皮底下,无证无照经营了一年多时间。这些行业主管部门和证照发放部门是真不知道呢,还是视而不见?特别是今年2月27日深圳市南山区发生“2·27”火灾事故烧死15人之后,深圳市曾组织了多次地毯式、拉网式检查,难道仅是针对有证有照的合法经营场所进行反复检查,而对无证无照非法经营的场所不闻不问?人们不禁要问,龙岗区行业主管部门和证照发放部门为什么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采取严厉措施予以取缔,是玩忽职守呢,还是另有内情?
在无数次恶性安全生产事故中,“有证大家管,无证都不管”仿佛成为有关部门履行职责的一个“潜规则”。舞王俱乐部能够无牌无证经营,到底应该由哪些部门来取缔,应该由哪些部门来组织关停?消防验收合格不过是开业的前置条件,街道办事处和街道综合执法队并非行业主管部门,无权发证发照,也无法进行取缔。“谁主管、谁发证、谁负责”,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则,是否还需要有关部门来承担事故责任呢?
本报深圳9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