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措施的实质不是管理和控制,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中国人悟出了一条“平安之道”:在公共安全领域谋求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形成共同的安全观
9月17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落下帷幕,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写就了一段奥林匹克的中国传奇。
与此同时,“平安奥运”的承诺最终成为现实。从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到残奥会闭幕,北京未发生恐怖和爆炸事件,警情连续40多天处于良好等级,创四年来良好等级持续时间最长纪录,60个重点地区实现“零发案”。
奥运会期间,奥运会的主办地不仅是全世界瞩目的中心,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些人制造暴力事件、发动恐怖袭击的目标。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1996年亚特兰大的奥林匹克公园爆炸事件,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恐怖主义势力威胁世界和平,安保更成为举办奥运的关键一环。相比于激情四射的比赛和绚丽辉煌的表演,奥运安保工作平实而琐碎。然而安保无小事,即使一个细小的疏漏却可能让所有为奥运付出的努力“归零”。
平安奥运何以实现?答案有很多:调集包括军队、武警、公安在内的精锐安保力量;大量运用新科技手段;加强国际间安保合作等都是安保的亮点。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奥运期间,我们看到了面对安全领域的共同挑战,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共识。
和历届奥运会一样,北京奥运期间采取了严格的安保措施,这些特殊措施势必会给公众带来影响,而“努力把对公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是安保工作启动伊始就遵循的原则。奥运前北京启动巡逻防控“三道治安防线”后,一些进京路口路段一度出现拥堵现象,有关部门随即调整安检流程,避免重复检查,同时尽量保证重要生产资料、必需生活物品的运输。在奥运场馆附近,多数安保人员着便装执勤,减少制服对于公众观赛气氛的负面影响。而安检人员礼貌的语言,规范的手势,也让地铁里行色匆匆的乘客们能够平静地接受安检。
安全是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然而这个公共产品的供给,往往是公权力与个人权利直接对话的敏感地带。如何既保障公共安全,又维护个人权利,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政府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安保措施的实质不是管理和控制,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唯其如此,措施才可能更人性化,也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在公共安全领域形成共识,最终保障公共安全。
实际上,在北京奥运期间,多数公众在面对因为安保措施给自己带来的不便时,表现出了理解和宽容,用自己的行动为平安奥运加分。曾任雅典奥运会安保总指挥的尼古拉斯说,中国公众中有一种我们很羡慕的“责任感”,很多人认为自己有责任支持安保工作。
理解和配合之后,参与就是一个更高的目标。安保没有旁观者,“平安奥运”离不开社会和公众的参与,保安、机动车看护等各类职业安保力量15万人,治安巡逻志愿者29万余人,都直接参与了奥运安保,而40万城市志愿者和100万社会志愿者还随时提供安保支持。有专家认为,奥运期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参与型的公共安全模式的雏形,研究和完善这一模式对于未来的公共安全有着现实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平安奥运”让中国人悟出了一条“平安之道”,也就是在公共安全领域谋求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形成共同的安全观。政府在保障安全的过程中规范公权力,不踩线,不滥用,维护公众权利;公众为公共安全这个共同利益,让渡一部分个人利益;构建社会和公众参与型的公共安全模式。着眼于未来,这可能是比“平安奥运”更重要的收获。(刘晓鹏)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