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和母亲王珍玲从自家院中走过 |
客人涌向景海鹏家,村里昨实行“交通管制”
晨报特派记者 戴震东
[景海鹏其人]
男 ,1966年10月出生,山西省运城人。 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
|
祝愿我哥能顺利完成党和国家交待的任务,安全着陆,期待他早日凯旋归来!
——景海鹏弟弟景海龙
昨天傍晚,位于山西运城杨家卓村的景海鹏家人头攒动。房前屋后张灯结彩,门上还贴了对联,在农村这可是过年才有的“待遇”。由于前来道贺的村民和采访的记者太多,村里临时实行了“交通管制”。17时30分,景海鹏出现在电视画面里,院子里一阵欢呼。
路口专人值班维持秩序
杨家卓村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小乡村,连许多运城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都摸不到路。
但刚进入今年9月,村里头就不断有外人前来打听一户姓景的人家。村民们后来才知道,这是全国各地的媒体来做采访,因为景家的大儿子景海鹏,将乘“神舟”七号飞船上太空。
杨家卓村只有这一户姓景的人家,很好找。1960年,身无分文的景靠喜投靠姐姐来到了这里,并娶了本村的王珍玲。6年后,景家的大儿子出生了,王珍玲的哥哥给孩子取名“海鹏”,希望有朝一日这个男娃能一飞冲天。
如今,家人的愿望实现了,景海鹏即将乘“神舟”上太空。考虑到想去景家热闹热闹的村民太多,为了不至于人满为患,村干部通知大家尽量待在家里看电视。村里还在景家附近实行了“交通管制”:村头路口有专人值班,要进村的媒体必须持有当地宣传部开的介绍信才放行。
父亲看电视才得知喜讯
一直以来,景家除了是“外姓”外,在村子里并不起眼。直到“神六”发射后,村里人才知道“景海鹏出息了”。当时电视台播了几个预选航天员的专访,有人认出里头就有景家的大儿子。乡亲们开始时不时过来看看,有人还恭维说:“(航天员里)还是我们海鹏长得最帅!”“神七”发射在即,乡一级的领导也常来景家看望。就在记者采访时,村委会主任杨保庆还特地过来看看,并送了一箱水果招待各路媒体。这户“外姓”俨然已成了村里最有名气的人家了。
不过,面对媒体的阵势,景靠喜有些茫然。景海鹏最近一次打电话回来是8月8日,只是问问父母看不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此外什么都没说。景靠喜也是看电视才得知儿子要上太空的喜讯,心里还没谱。
训练太辛苦母亲不爱看
1997年,景海鹏的儿子在无锡出生了,他赶紧让父母赶过去看孙子。当然,景海鹏还想让二老帮忙带孩子,那时他正忙着参选中国第一批航天员。儿子出生两个月了还没有名字——景海鹏坚持要等到航天员入选通知到达后再取名,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入选。果然,他等来了通知书,孩子也由此得名“景宇飞”。
景宇飞4个月时,一家人搬往北京航天城。景靠喜和王珍玲也前往北京带孙子,一直待到2001年孙子升入幼儿园。
几年的共同生活,让父母看到了景海鹏工作的艰辛:他每周工作5天,周六上午回家,周日晚上出门,其实只在家里待一宿。有时他回家还得带着24小时身体监测仪,有时要自学各国语言,所以在家也没多少时间和父母、妻儿交流。
王珍玲说,景海鹏最爱吃饺子、饼子和手擀面,双休日她会做给儿子吃。但航天员要控制饮食,即便是喜欢吃的,景海鹏也不多吃,一碗而已。初到航天城的几年,景海鹏瘦了不少。尽管这是为了最终飞向太空,但老两口看了很心疼。
在北京期间,老两口还曾在航天城参观航天员训练。但王珍玲说:“我们不爱看他们训练,太苦。”
2006年景海鹏入选神六航天员梯队时,家人毫不知情。景靠喜说,当天他和老伴还在地里掰玉米,记者就来了。对于当时景海鹏最终没能上天,老人很释然:“不管谁上去,都代表国家,我们一样高兴。”
而这次景海鹏终于能够代表祖国翱翔太空,景靠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儿子能够报效祖国、为国争光,我们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骄傲!”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