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长期在太空工作、生活,并最终到达其他星球的关键的步骤。
多国合作
从1965年前苏联的列昂诺夫首次太空行走算起,时间已过去43年。迄今为止已经有近400人次的各国宇航员曾经实现过太空行走。
|
为什么太空行走会成为各国航天事业的重头戏?
除了人的探索天性使然,除对遨游天际、漫步九霄的神往外,太空行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长期在太空工作、生活,并最终到达其他星球的关键的步骤。
航天专家认为,今后航天活动的发展趋势将以多国合作的形式代替过去太空竞赛,太空行走自然也不例外。像目前仍正在组建中的国际空间站,作为全球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空间工程,它以美国、俄罗斯为首,还有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等16个国家共同参与建设。空间站的组件被航天飞机或货运飞船运输至太空后,还需要各国航天员协作进行太空行走将其组装。
以人为本
如果想大规模地开发太空,人的作用是不可能替代的。太空行走亦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步骤。科学家断言,即便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人也要完成主要的复杂工作,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工作。
到目前为止,太空行走的作用主要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回收或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苏俄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组装、维修了“和平号”空间站。在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中,更能体现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尽管太空行走有一定危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有朝一日,人类在茫茫太空的漫游会更加闲庭信步。
太空行走五目的
1
太空维修及保养:空间站或各种卫星运行时间长了,总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设备老化,通过航天员的太空行走,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维修;当空间站和飞船在对接出现故障时,也需要航天员出舱检查情况并进行维修。
典型事例:迄今为止,航天员舱外活动最突出的成果是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工作。“哈勃”空间望远镜1990年上天之后,从1993年到2002年,美国航天员4次在太空修理、更换有故障的设备、部件,安装先进的新设备,提高了“哈勃”观测能力,并延长了其工作寿命。
今年10月,航天员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飞向“哈勃”太空望远镜,如果一切顺利,这次任务将使“哈勃”望远镜的寿命延长5到10年。
2
完成太空组装任务: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要履行在太空中的职责,其需要的组件无法靠一次发射完成,组装空间站等于在太空盖楼房。
典型事例:国际空间站于1994年开始筹备,1998年正式启动,此后一直都在不断建设中。美国主要以航天飞机为运载工具建设空间站,俄罗斯则主要用飞船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
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可以成为一个“太空城”,它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逗留的一个平台,可以同时容纳多名宇航员在此处居住和从事考察活动。
3
完成太空服务性工作:人造卫星担负着通信、气象、侦察、科学探测、导航等多方面的任务,航天员有时需要把任务完成的卫星用“人工”的方式拖回航天飞机货舱内;部分无法被回收至地面的太空垃圾,航天员则需要通过太空行走的方式将其丢弃。
典型事例:2007年7月23日,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一次太空行走,并将大件垃圾抛进太空。
这次整个太空行走共持续7小时41分钟,由美俄宇航员联手进行。“倒垃圾”的任务主要由一号太空行走员克莱顿·安德森来执行。倚靠在空间站机械臂顶端的安德森,首先将一个在地面重约90公斤的废旧照相机支架从空间站上卸下扔进太空中,之后又将一个重达620公斤的废旧氨水罐扔掉。
4
进行科学实验或研究:太空的失重、真空乃至强辐射环境,使得各项有特殊要求而无法在地球上实现的科学实验有了施展之地。
典型事例:美国阿波罗航天员在月面上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从1969年至1972年底,美国共发射了七艘载人飞船进行登月飞行,乘载18名宇航员参加登月活动,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面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考察工作,包括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月面建立核动力科学站,驾驶月球车试验等。他们在月面共停留了302小时20分钟,行程90.6公里,带回381千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实地拍摄了月面照片,初步揭开了月球的真实面貌。
5
完成太空建设任务:将来航天员到达月球或火星,将在上面建设临时性基地或永久性基地。
典型事例:美国太空总署NASA于2006年12月4日正式对外宣布,2020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与以往一系列阿波罗式的短期任务不同,这一次,NASA计划在月球南极建立一个永久基地,2024年即投入全面运行。美国国会下属审计机构政府问责局估计,NASA月球基地计划截至2025年将花费23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