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的一天,一个中等个头、面相憨厚的年轻人走进了中关村。这个怀里只揣着26元钱、刚刚走出校门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放着高薪的“铁饭碗”不要,偏偏来到中关村抢了个“泥饭碗”——他在别人的一个6平方米的柜台里摆了一张桌子,卖起了电脑机箱、键盘这些笨拙而又赚钱很少的东西。
他要干什么?
包括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他会成为被誉为“中国经济奥斯卡”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首个创新奖得主;会带领他的团队在多个领域打败许多国际电子巨头;会成为北京奥运会雅典圣火点燃仪式上唯一来自中国科技界的火炬手……
2008年9月的一天,面对记者的提问,已经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领头羊的华旗资讯爱国者总裁冯军回忆起当时的选择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我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太大了,1992年之前叫下海,之后就成了创业,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创业,而且幸运地赶上了好时候。
”
“冯五块”的故事 “冯五块又来了。”中关村颐宾楼装机器的小赵对他的老板说。
“冯五块”就是冯军。只见他一手拎键盘、一手抱机箱,满脸堆笑正往柜台这边凑。“看一眼今天的最新款。”说话间,冯军已经将机箱送到了老板的眼前。老板今天终于答应可以留下机箱代销,但冯军还站着不走。
“你可以给我一张晚期支票,当然现金最好。我只赚你5块钱,你卖不掉,我保证退款。你看我每天都来,不会跑掉的……”
刚刚走进中关村的冯军,没有钱,又没有人,他雇了一个搬运工,开始经营键盘、机箱等利润很小的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中关村的北边一直到南头的黄庄,他每天穿梭于100多家客户之间,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为了让自己的小公司获得生存下去的现金流,冯军打出所有产品“只赚5块钱”的旗号,因此在中关村获得了“冯五块”的绰号。
1993年,看着别人都成立公司,冯军也注册了一个公司——“华旗”,取“中华之旗帜”的意思。那一年是中关村新成立公司最多的一年。注册多,倒闭的也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冯军选择了来自台湾的“小太阳”键盘做代理。
到1995年,冯军代理的“小太阳”键盘月销量已经达到3万只,占据中国北方70%的市场份额。1995年6月到8月间,华旗又和银河联手对机箱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两家公司交替降价,迅速击垮了对手,冯军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从1993年到1996年,华旗一直是在产业链的最底端打拼,在中关村电子市场做着地地道道的“搬箱子”生意,代理键盘、机箱、显示器。从简单代理,到小有名气,到扩充产品线,形成稳定的实力,华旗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完成了代理商的全部进化过程。
然而,做代理固然可以赚钱,但与成为“中华的旗帜”还相去甚远。此时此刻,冯军又开始打起了别的主意。
“爱国者”横空出世 1996年,一本《联想为什么》风靡中国。同样在中关村靠代理IBM电脑起家的联想已经成为中国IT业的老大。冯军深深为书中中关村“教父”柳传志的“两条腿走路”理论所吸引:一方面要代理国际品牌,一方面要做自有品牌。此时的华旗,已经有了做自有品牌的实力。
于是,冯军给自有品牌起了一个新名字——“爱国者”。他希望有一天,“爱国者”能擎起“中华的旗帜”。
但是,整个1997年,由于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和国外品牌的大举入侵,初出茅庐的“爱国者”销售并不顺利。外部环境无法改变,只能借此机会修炼内功。冯军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企业内部,总结出了后来指导华旗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宪法”,即六赢理念:确保“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六方的合理利益。事实证明,这成为了华旗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理念。
1998年,中关村重拳出击打击走私产品,一些靠做“水货”CPU、内存、硬盘生意一夜暴富的公司迅速销声匿迹,而执着于“六赢”理念、稳扎稳打、决不做违法投机生意的爱国者终于获得了回报。从1996年到2000年这4年间,爱国者品牌在机箱、键盘、显示器上不断推陈出新,由于产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并伴以独特新颖的营销模式,屡屡引起业界轰动,知名度波及200多个城市,消费者逐渐认可了这个洁身自好、个性鲜明、质优价廉的电子品牌。
然而,如果不是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冯军事后总叫它“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仅仅靠键盘、机箱和显示器,爱国者还不会有后来的飞跃式发展,更不会迎来与索尼、三星等国际巨头平起平坐、甚至在多个领域击败对方的那天。
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什么呢?
第 1 2 3页
移动存储之王 1999年,冯军在美国的数码展会上看到了移动存储产品。这种利用电脑USB接口、即插即用、容量庞大的新产品,不仅易于携带,而且为不同电脑之间交换海量信息提供了便捷途径。当时美国的宽带已经普及,对于USB这种设备需求并不大,而此时中国1.44寸的软盘已经无法满足数码照片等大型文件的存储,生产USB移动存储设备成了中国企业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冯军事后说,“这里面有一个市场机遇,USB的通用是从2000年开始的,Windows2000才有这个功能,之前没有任何标准,所以爱国者在这项技术上与国际巨头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瞅准这个突破口,冯军带着爱国者长驱直入,抢占市场先机。当时国内国外许多大公司都觉得这是个小市场,不愿意投入,而华旗当时的积累还不到2000万元,却投入了几百万元进行研发。
1999年到2002年,中国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对移动存储的需求都陡然攀升。到2002年,移动存储产品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爱国者在闪存盘市场取得了超过30%、移动硬盘市场超过40%的占有率,将索尼、三星、LG等国际品牌远远抛在身后,稳稳坐上了国内移动存储市场的头把交椅。而此时,中国的USB移动存储设备也成为了中国数码产业第一个世界领先的产品。
爱国者成功了。从代理起家,到发展自有品牌,这是绝大多数中关村电子经销商的梦想,同时也是一个无比凶险的历程。“经销商活不过3年”,这在中关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认可的定律。然而,冯军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升华过程。冯军是靠什么活下来的?下一跳,他又要跳到哪里?
除了创新,别无选择 2003年10月,在华旗走过10年之际,爱国者全新的国际化标识——aigo正式发布。这个标识由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奥美设计,一下子花去了冯军200万元巨资。也正是从aigo开始,爱国者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一年成了爱国者发展的分水岭。
冯军曾经归纳过防止被对手超越的三个门槛:实力、品牌、专利技术。在爱国者品牌基本稳固之后,冯军开始向技术创新领域全力冲刺:2002年8月,华旗资讯北京研发中心成立;同年11月,北京成立军事应用发展部,主攻军用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之后,华旗又先后成立数码影像研究院、上海爱国者数码研究院、深圳爱国者嵌入式系统研究院等研发机构。
21世纪之初,当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词时,似乎是突然之间,华旗扛起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大旗。标志性的事件包括:2003年,爱国者MP3数码产品在研发推广的第一年即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爱国者的带领下,移动存储和MP3成为国产品牌首个超过洋品牌的领域;2005年,华旗成功为“神六”提供自主研制的146小时不间断运行的高清晰录音系统,发布了全球首款带有数码水印功能的800万像素数码相机,被国家“863计划”确定为重点研发项目;2006年,爱国者再次成为国内移动存储行业的第一名,市场占有率连续5年保持第一。2007年11月22日,一件标有“aigo”字样、能识文断字的高科技“妙笔”,正式进驻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博物馆纪念墙上,清清楚楚地刻上了:“aigo爱国者”。
2007年9月6日至8日,由世界经济论坛主办的夏季达沃斯年会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当一款像名片一样薄的30G移动硬盘出现在200余名全球青年领袖面前时,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这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数码产品。有4家德国公司在看完“爱国者”数码相机、移动存储、MP4后,当即要求成为其代理商。
参与全球比赛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如期召开。无数中国企业家都认为,奥运会应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机会,冯军当然也不例外。
靠自主创新,爱国者研发出了能够通过点读发声的高科技产品“妙笔”,获取了28项专利,开创了“听书”新时代。在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与冯军在瑞士会面,罗格手捧“妙笔”赞叹:印象深刻,令人难以置信。通过“妙笔”的成功搭桥及多方努力,爱国者一口气成为北京奥运会的5个合作伙伴:150万志愿者的语言培训、奥运博物馆技术合作、国际新闻中心合作伙伴、奥运海报技术支持以及12首奥运歌曲的出品人。冯军更荣幸地飞赴希腊,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首日传递的火炬手。
冯军抓住了机会。奥运会期间,冯军作为国际新闻中心合作伙伴,先后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奥运记者到位于中关村的爱国者总部参观。那些见多识广、来自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记者们面对爱国者众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墙上“要把爱国者建设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的豪言壮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冯军是个理想主义者。当年为公司起名叫“华旗”,再到“爱国者”横空出世,再后来为奥运志愿者提供语言培训服务的子公司,名字干脆就叫“爱国者理想飞扬”。
面对未来,冯军充满了信心。他说:感谢党和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让全世界震惊的经济增长奇迹,更创造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制定了“将中国在15年之内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宏图。爱国者和其他民族品牌一定会抓住这样一个历史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在后奥运时代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比赛,将中国制造的优势逐步转化为中国创造的优势,真正让中国创造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走向世界,成为华人的骄傲。这,就是冯军的第三跳!
本文发排之际,恰逢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即将择机发射之时。据有关方面透露,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使用的录音及存储系统正是由爱国者科研团队专门开发研制的,可以进行长达数百小时的不间断高清晰录音。这是继为神舟六号提供录音及存储系统后,爱国者再次参与我国载人飞船研发工作。让我们共同祝愿“神七”发射成功! 第 1 2 3页
发展档案 1982年12月以后,中关村出现了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两通两海”;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为主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标志着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从此进入了合理合法的正常发展阶段。
1991年,中关村科技企业有2600家,到1992年底,达到了5180家。在深圳,当时中国最高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里挤进了300家公司。一层25个房间,最多的时候拥挤着20多家公司。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并逐渐形成了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等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截至2006年底,仅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就有18000家企业,其中全球《财富》500强企业43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40家。
200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到8500亿元,占全国54家国家级高新区的七分之一。20年前,整个中关村收入还不到10个亿。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