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址出土的绿釉龙形瓦当 |
窑址次品堆积层。 |
搬运
重30多吨吊到山坡上
南京市博物馆曾经于去年4月18日成功地把一座南朝贵族墓保存完整的墓后壁,搬迁到了朝天宫。当时是用一辆负载50吨的长臂大吊车起吊重达18.5吨的古墓砖壁运进城里。又从冶山道院方向起吊,将古墓吊到后山的山坡上。后经过半年多的安装和修复,完美地将南朝古墓后壁和佛塔展现给了观众。此次,经过文物专家研究选址定位,决定把这两座保存完整的罕见明代皇家御窑,搬迁到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后山空地上。
|
考证
大报恩寺琉璃产于此
考古人员带记者来到考古工地山丘边的低凹处,从挖开近七八米深的沟壑里,清晰地看到,黄黄绿绿的各种琉璃构件碎片散乱地排列在地层中,面积十分庞大,目前发掘的堆积物高度超过了2米。其中有鸱吻、筒瓦、滴水、瓦当等,这些琉璃构件与记者曾经在明孝陵、明故宫以及大报恩寺遗址看到过的构件十分相像。记者从残留的许多瓦当中,随手捡起一块,瓦当呈绿色,正面刻有凸起的龙身,一片片鳞片清晰可见,龙趾一共有五个,按照明朝制度,只有皇家才能使用五趾龙纹,其他地方的龙纹,只能是四趾龙或者三趾龙。除了龙形构件外,还发现了凤纹、番莲纹等一大批植物、花卉图案的琉璃构件。更多的是没有图案的构件,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土色瓦当,有白泥土和黑泥土。据考古人员介绍,这里是烧制失败的废弃琉璃和毛坯丢弃地,从断层上看,分几个时期,这些窑址应当是皇家御用的官窑。专家说,大报恩寺所有琉璃构件大都产于这一带,当时在窑址上,有技术工匠数千人,成为明初南京琉璃制品重要的生产基地。据《大明会典》表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从洪武二十六年在城南聚宝山建立了72座琉璃窑,地点就在本次考古发掘所在地雨花台地区的眼香庙、芙蓉山一带,保留至今的“窑岗村”因此而得名。
本报记者 蔡 震 文/摄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