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已经两天了,但是中青队依然只有十几个人在清远踢球。凑不齐一个齐整的集训阵容,除了个别俱乐部不放人这个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真的缺人。全部的U19适龄球员全国就只有三百多人,面对这样一个基础,主帅刘春明也是很无奈。
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在踢球?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去踢球?这是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但是,这也是中国足球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青年人代表着中国足球的明天。
65万跌至5万 中国曾经有过青年人挤破头都想去踢球的时候。1995年,国内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点,为65万人。2000年,为61万。这两年中,家长走后门做小动作都想把孩子送进运动队、体校或是训练班,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踢上球。
但是,这种好势头没有维持多久。“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在2000年至2005年降至了18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5万多人。”一直负责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从65万到5万,这是怎样一个递减的过程!
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那就是足球的在校生人数。中国足球学校最鼎盛的时候是在1998年、1999年,那时候在校学生有1000人左右,现在只有300人左右。据来自中国足协的统计,目前1992年龄段的全国注册队员只有182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足球这些年成绩不断下滑的背后,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以更快的速度下滑着,如果再没有人重视,中国将真的要面对无人踢球的尴尬局面。”一位基层教练对记者说。
足协难辞其咎 为什么青少年踢球的人数会如此锐减?这和中国足协的忽视有关。
说起来,从阎世铎到谢亚龙,这两任中国足协的领导,都在上任之初,把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工作称为“重中之重”,但有限的工作任期,却让他们不甘心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基础工作。他们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国家队、国奥队身上,忽视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最终让中国足球的基础面临崩塌。
2002年,中国队获得世界杯赛参赛权时,足协技术部曾有意制订出一份指导全国青少年培训工作的训练大纲。之后,这份大纲虽然被相关人士制订出来,但是足协高层领导的不重视,最终导致这份辛苦制订出来的训练大纲基本上无法在全国推广下去。没有一个正式的训练大纲,足协的政策也全面向国足和国奥倾斜,青少年足球的资金少得可怜,也使得这个中国足球的基础建设一步步坍塌。
就是这一步步走过来,使得现在的青年组组建起来都相当困难。“四年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那支国奥队初建时,当时的那支中青队是从1400多名适龄球员中选拔出来的。可是现在这支青年队,可供教练组选拔的范围只有不到三百人。”中青队教练组的一位教练这样无奈地说,“没办法,全国只有这么点孩子在踢球了。足协这几年实在是不够重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今后若干年,中国足球都要因此而还债。”
青训急需救市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已经失去了南非世界杯参赛资格的中国足球显然也该是痛定思痛、做出改变的时候了。那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年轻人重新回到足球场上呢?这肯定将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对于这一点,中国足协是有思想准备的。而且在今年年初,足协就曾经提出了一个通过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拯救中国足球青训系统的方案。方案的核心就是,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工作仍然由各地方体育局来完成,等球员年满19岁,进入成年队之后,再由各职业俱乐部“按需购入”。为了提高地方体育局的积极性,中国足协首先计划对全运会足球比赛进行改制,除了将参赛队伍由12支扩充为16支外,还特意增设了乙组比赛。同时,甲组冠军所获金牌按3枚计算,比原来的全运会足球比赛多了一枚,乙组冠军也将有两金入账。一边刺激,一边限制。不久之后,职业球员将不得参加城运会和全运会。为了避免有些省市临时买一支队伍来参加城运会和全运会,届时也将对球员注册时间进行限制。在地方协会注册满5年的,才有资格参加全运会,参加城运会则需注册满3年。
中国足协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各省市体育局都能够成立相关年龄段的梯队,让青少年足球培养回归政府,由政府“控制、管理、主导、主张、主持”,而不再任由社会足校自生自灭。
这个方案很有点计划性强制性的色彩,职业足球走回老路到底是不是能够奏效,值得推敲。但是这毕竟已经是一种姿态,让青年人重新回到足球场上,中国足球才真的有希望。(李立) (来源:今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