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地心引力,挂在树枝的苹果才会掉落地面,而不是飞向空中。
同样由于地心引力,任何希望冲向天空的努力,都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克服自身的重力。
带着三名航天员从地面直冲云霄,最后到达离地面300多公里的轨道遥望寰宇,帮助神舟七号飞船完成这天地间华丽一笔的便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的功勋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权威专家向记者揭开了长征二号F火箭的秘密。
“神箭”结构
结构与长二捆火箭相似
“我们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宇宙中是否有我们的同伴,21世纪我们正在试图揭开这个谜底,而要回答这个问题,便要从火箭说起,因为人到达天空的唯一"天梯"便是运载火箭。
”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专家一语道破运载火箭对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
专家介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CZ-2F)是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在长二捆火箭(CZ-2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的动力系统和结构与长二捆类似,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以及安置有效载荷的箭体组成。
“神箭”创新
逃逸塔下连接航天员座椅
长征二号F火箭为了满足载人飞船的需求,在长二捆的基础上增加了逃逸塔的设计,这使得长征二号F火箭成为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
长征二号F火箭直刺云霄的逃逸塔直接关系到航天员安全,逃逸塔下面连接着航天员座椅,上面装备有灵巧的逃逸发动机,一旦在发射时火箭检测出故障,航天员可以通过逃逸发动机迅速离开箭体。
“第三只眼”监控火箭工作
发射神六的火箭安装了两只摄像头,3年前的“船箭分离现场直播”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如今,担任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加装了第三只摄像头,长征火箭从此有了“第三只眼”。
“目的有四个:一是能看到主发动机工作情况,二是能看到4个游机的摆动情况,三是能监测到二级尾舱里的热环境,四是我们把二级增压管路做了"铝改钢"的技术改进,效果如何,用摄像头能看见。”专家说。
“第三只摄像头的主要观众是我们科研人员。”专家说,“我们不能总通过理论分析来进行设计,我们也要有一些实际的科学记录。”
航天员感受不到强烈震动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工作,造成发动机频率与火箭结构耦合震动,航天员在飞天时身体因为剧烈震动而承受很大痛苦。
在“神五”成功返回后,杨利伟曾经提出,火箭发射后的120秒,由于震动加大,他感觉非常不舒服。而这次针对3名航天员上天,第七枚长征二号F火箭对这一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能够使得航天员在飞天过程中感受不到强烈震动。
“神箭”战绩
第七次执行任务
在我国,担负探索宇宙奥秘的天梯便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火箭,而担负将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的则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专家介绍,长征二号F火箭曾经六次成功将神舟系列飞船送入太空,堪称载人航天事业的功勋火箭。
1999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一号飞船送上太空,随后又在2001年和2002年两年内连续三次将神舟二号、三号、四号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长征二号F火箭第五次发射,成功将航天英雄杨利伟带到了太空,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标志性的一步。2005年10月12日,长征二号F火箭又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以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到了太空。本次神舟七号飞天,是长征二号F火箭第七次执行任务。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郭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