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火箭升腾的烈焰中,正常入轨运行了。测控通信系统从四小时准备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
记者(以下简称记):钱总,经过六次神舟号任务,大家渐渐了解了测控通信系统的地位与作用。与前两次任务相比,您觉得在此次任务中,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钱卫平(以下简称钱):神七不是神五和神六的简单翻版,对测控通信系统来说,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难点,一是三人乘组的航天员要出舱活动,系统如何保证航天员出舱活动整个过程中地面和飞船之间通畅的通信联络;二是释放的伴随小卫星带来了多目标测控的课题,要保证能够使伴星、飞船、留轨舱(气阐舱)保持在安全的距离上,是一个新的难题。
记:面对这两个难题,您和您的总体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钱:受地球曲率的影响,无论是地面的测控站还是海上的测量船,对飞船的测控通信覆盖都只有十来分钟的时间。要保证航天员出舱活动整个过程中的测控通信覆盖,我们通过精心的计算和巧妙的布局,把国内外各个地面测控站、海上的五条测量船前后搭接,有机结合,使它们能够以接力的方式完成出舱整个过程的测控通信工作,在这个运行弧段能够达到47分钟的连续覆盖,保证能够完成对出舱活动的测控通信任务。这样的连续测控通信覆盖对地面测控系统来讲还是不容易的。
伴随小卫星对将来航天工程的意义很重大,将来发展空间站和空间试验室,涉及到对它们外部情况的诊断、维护维修问题,伴星就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伴星的加入带来了多目标测控课题,我们要同时完成多个目标的测量和控制,要能够判定伴星、留轨舱保持安全的距离,不发生碰撞,就要测量相对的轨道,对它们同时进行控制。留轨舱改成气阐舱后,没有装应答机等通信合作目标,必须用非合作的方式测量,从神六之后我们就开始攻关,并找到了解决办法,这就是利用我国的光电望远镜,反射式脉冲雷达来完成非合作测量,从而实现多目标的测量控制和管理。
记:据说从神一到神六,测控通信覆盖率能够达到13%,而在神舟七号任务中,我们国家的中继卫星将参加任务,这对覆盖率的提高有会起到什么作用?
钱:说到中继卫星,我们花了近20年时间跟踪了解国外特别是美国中继卫星技术的发展,借着载人航天工程对天基测控需求的提出,建设了第一代试验性的中继卫星系统。从理论上讲,有三颗中继卫星,就可以实现对低轨航天器的全弧段测控通信覆盖。不过,此次中继卫星系统参加任务还是试验性质的,我们还没有用它来承担主要任务,但它标志着我国天地基一体化测控通信走出了第一步,天地基一体化的测控通信是我们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天基系统,地基系统依然有自身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运载发射的关键段落还是要立足地面测控系统完成,天基系统也会在我国未来测控通信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您自从参加工作后,24年的时光都在测控领域度过,根据目前我国航天测控的发展情况,您的理想中希望把您的测控目标放到多远?
钱: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是全人类的楷模,只不过近代在现代科学技术上有点落后。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对科学追求的不断强化,对宇宙探索的脚步也会越来越远。在我心中,中国人对宇宙探索的脚步走到哪里,航天测控的脚步就会走到哪里。按中长期发展计划和未来的科学发展目标,我们有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还要到太阳系、银河系,以至更远,我们做测控通信总体的人永远是这支不懈探索的队伍中坚定的一份子。(钟文)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