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祺,解放日报高级记者,年已62岁,曾亲历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现场;丁波,解放日报经济部记者,刚过而立,已亲历神五、神六的发射,如今又投入神七的现场报道。在举世瞩目神七升空的日子里,作为中国航天发展的见证人和记录者,两人讲述了亲历“神舟”的故事。
新闻要抢,创意也很重要 航天报道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纪律严格是最大特点。飞船发射前,所有记者都想见到航天员、总指挥,拿到独家信息。但这些重要人物受保密纪律约束,不大可能接受采访。即使你获得了“独家”,也未必能见报。采访神舟飞船就像走钢丝:一方面要尽可能获得独家信息,另一方面也必须遵守纪律。
1999年,李文祺从北极一回到上海,就作为唯一的地方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神舟一号飞船发射。但在当时,神一发射是保密的,要等到成功返回地面后才能报道。此时已是凌晨3点多,按常理报纸已截稿付印。但如果不能在当晚抢发这条消息,就要晚整整一天才能报道,落在晚报和广播电视之后。
李文祺大胆向报社总编建议:让编辑部和印刷部等着,如果返回成功,新闻马上上版。“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这条新闻抢出来!”这样的执着,让解放日报抢到了独家。
而对年轻记者丁波而言,三次采访神舟飞船发射,每次都是削尖了脑袋才能进发射中心。他的感受是:“作为地方媒体,创意越来越重要。”2005年,解放日报制作了丝绸报《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随神六上天,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份进入太空的报纸。这一创举,举国关注。
中国航天是逐步开放的过程 神秘,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给人的印象。
当年抢发神一成功发射并返回的消息,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当时冒了巨大的风险。“能够把凌晨3点的新闻在当天的日报上登出来,难度很大。”李文祺说,因为他在严格遵守纪律的同时,又有所突破,给总装备部和发射中心的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说我立了一功!”李文祺坦言,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么多地方记者中,他能成为唯一亲历神一到神六的记者。
神五发射时,有关负责人曾透露一份内部材料给丁波。以记者的眼光看,感觉没什么秘密可言,但材料上印着:绝密。丁波感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很不容易,航天人不愿意对外面讲太多,一方面是他们确实低调,另外也是为了减少干扰。”
两位记者深切感受到,从神一到神七,飞船发射工作正逐步开放。此次,境外记者首次允许进入发射现场,从以往高度保密,到今天的透明公开,反映了中国的高度自信。
这批航天员最后的上天机会 能多次采访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前,李文祺在问天阁参加了航天员出征仪式。“大家心情特别兴奋,也特别激动。我看到胡锦涛总书记是含着眼泪的,在电视上是一闪而过,但在现场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每个人都明白,航天员可能凯旋,也可能一去不返。”此刻,李文祺的眼中也泛起了泪花。
航天员还有很多令记者感佩之处。丁波采访过杨利伟,让他惊讶的是,在点火刹那,杨利伟心跳只有60多下,穿越大气层时,心跳最高不过90下,穿过大气层后很快恢复到60多下。中国第一批航天员共有14位。让丁波感慨的是,神七可能是他们最后的上天机会,剩下的航天员,可能因年龄问题而无缘太空。
“从神一到神七,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李文祺说,“神一到神四都是样船,在样船的飞行过程中,技术、关键部件不断完善,才有神五的送人上太空。而此次神七将首次实行航天员出舱行走,这更是技术的进步和国力的展现。”(记者 陈汶鑫 尤莼洁)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