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国触摸太空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桃源林慧
“两个奥运,两样精彩”的掌声未息,在酒泉、在荧屏前,众多的境内外媒体和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正屏息静待另一件大事的发生。
9月25日21时10分。
|
“点火——”
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地按下那枚大拇指大小的红色按钮。
一股橘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F型火箭底部猛地喷射出来,巨大的推力托着火箭徐徐升起。火箭底部喷出的烈焰,刹那间将导流槽中数百吨水变为蒸汽。烈焰与蒸汽被压迫着从左右两侧的导流槽口激射而出,顷刻之间将整个戈壁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就这样在本刊记者相机的取景框中冲向深邃的夜空,开始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次问天之旅。这将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迈出飞船,实现太空行走的巡天之旅。
“第八系统”近距离感受神七
9月21日上午,本刊记者乘上了从北京南苑机场飞往鼎新的航班。这是记者第二次飞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历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征天壮举。上一次是2003年10月的神五出征。
下了飞机,记者被拉到了航天城粮食局宾馆。五年前,航天城二所只接待了四十来名中央新闻单位的采访记者。但这一次,二百多名各路媒体记者把二所挤满后,航天城粮食局宾馆、航天城银行宾馆的床位也不够用。据说,有的记者住在了外面搭起的帐篷里。
当晚6点,发射中心为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安排了招待酒会。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政委迟万春、副部长张建启和发射中心的负责人都参加了。祝酒时,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人物亲切地称媒体记者为“第八系统”,并祝我们的采访成功。
经过身边人的解释,记者知道了载人航天工程共有七大系统。而媒体被这些航天人们称为“第八系统”,可见媒体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从此,媒体记者“第八系统”的称号不胫而走。
在随后的几天,“第八系统”无孔不入的能耐一再令人惊叹。
神舟飞船靠前的几次发射,来的大都是部队系统的记者。这一次,除中央媒体的记者外,还有地方记者,连境外媒体的记者也来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这次出动了超过百人的庞大报道力量。
都市媒体的记者这次来得多,也舍得下本钱,各种渠道,各种办法,能用的招他们都用上了。正式采访记者的名额有限,有的都市媒体就来一个正式记者,跟两个非注册记者,报纸为他们整版整版留版面。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些媒体无论是否让参加,都是能进一个算一个。发言人在台上讲,他们在台下就用手机现场发稿和播报。
感受航天人的自信
9月22日早晨6:30,本刊记者到航天城弱水河边散步。初秋砭骨的晨风中,不时会碰上基地的老总们晨练,偶尔还能看到从北京来的老总的身影。断断续续听到他们在小声嘀咕,“快点走,小心被张建启撵上了”。原来,中国载人航天副总指挥张建启也有晨起散步的习惯。他是快走,健步如飞,别的人很难跟得上这种节奏。
连晨练的习惯也没有丝毫的改变。航天人的这份从容镇定,显示出他们对发射成功的强烈自信。在以后连续不断的新闻发布会上,所有与记者见面的老总们,从未显示过丝毫的紧张。
22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向记者介绍发射系统和任务总体情况。25日,一位朋友送给本刊记者一本名为《大漠飞歌》的诗歌集,作者就是崔吉俊。第一首诗是写于2001年10月,抒发着他对“最威风凛凛的司令员”的敬仰之情。而2008年的神七发射现场,崔吉俊已经是一位调动千军万马的现场总指挥。
自信,进取。这就是奔涌在中国航天人身上的激情。只是,这股激情在他们平静、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木讷的外表下深藏着。
巡天壮举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每一次飞天,都会带给人们新的惊喜。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有七个值得关注的看点:
一是火箭——更舒适、更安全。
火箭是航天员“登天的阶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已经成功将6艘神舟飞船送上太空。这次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火箭,进行了两大技术攻关,解决了“8Hz”问题和“415秒”问题,火箭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时,火箭曾经出现了频率约为8Hz的纵向单频振动,使航天员感觉不太舒适。针对这一现象,火箭系统科技人员开展了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振动抑制设计工作,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时,火箭飞行至415秒附近时出现异常现象,一些参数出现较大幅度跳变或趋势转折。科技人员经过攻关,找到了这一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将火箭二级增压管路由铝合金管更换为钢管,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二是飞船——返回舱“变身”气闸舱。
航天员出舱活动,需要飞船具备像船闸一样的过渡功能,在航天员出舱和进舱时起到压力调节的作用。因此,科研人员把神舟六号飞船的轨道舱改建成了既能让航天员生活、又能当气闸舱使用的两用舱。这种一物多用、投入少效益高的特点,是中国航天的特色,也是对中国航天人想像力、创造力的巨大考验。
三是乘组——从一人二人到三人。
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了1天,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5天,而这次神舟七号将搭载3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3至5天。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介绍说,神舟七号飞船将首次实现满负荷状态下的考核。与神舟六号飞船相比,在多增加一人的情况下,飞船要提供满足多增加一人的座椅、食品、饮用水、环境控制功能等多种资源支持。
这次飞行任务,要求航天员操作主动大于被动,自主性很强。神五航天员只是跟地面通话,神六只进行穿舱,而这次航天员要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脱等操作,并出舱取实验材料、进行太空行走。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是出舱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
四是出舱——把中国人足迹留在太空。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出舱活动本身是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之一。人在太空可以发挥自动化机器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出舱活动是人在太空中有效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能够突破出舱的技术,航天员就可以在飞行器外从事组装、维修等科学实验工作。
出舱活动取得突破,就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再进一步,我国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掌握了发射入轨、安全返回、在轨工作、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技术,就可以从事更大规模的、持续的载人航天活动。
五是舱外航天服——航天员的“生命盾牌”。
航天员出舱活动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在神五、神六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只穿着舱内航天服。这次任务中,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将首次公开亮相。
据陈善广介绍,舱外航天服也叫出舱活动装置,是世界上结构最复杂、技术最先进、价格最昂贵的“服装”。它既要能够保护航天员免遭宇宙空间环境的伤害,又要与载人飞船实现同样的功能,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和功效保障支持,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航天员的“生命盾牌”。
中国人研制出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只用了不到4年。作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天”舱外服,服装的整体设计和各部件的设计、组装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在关节与手套的设计、医监遥测设备的数字传输和电子显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套服装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身高160厘米至180厘米的人,都能通过调节服装大小穿着。
六是在轨试验——最大限度提升任务效益。
这次飞行任务将在轨进行一系列科学试验,最大限度地提升载人航天飞行的效益。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说,神舟七号飞船将进行我国第一次中继卫星用户终端试验。试验成功后将大大提高我国中低轨道航天器的测控覆盖能力。
这次飞行任务还将进行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试验,将中国科学院提供的固体润滑材料在外太空暴露后,由航天员在出舱行走时进行回收。
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还将完成伴随卫星的在轨试验。
七是着陆场——搜救方式新变化。
对航天员和返回舱进行及时搜救,是确保航天员安全和任务完成的重要环节。神五、神六的返回搜救,都是采取空中搜救为主、地面搜救为辅的方式进行。神七任务中,为提高应急搜救效率,搜救模式转变为空中救治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介绍说,搜救指挥机构从地面转到了空中。搜救的组织指挥、搜救人员的输送、航天员的转运和医监医保,将全部在直升机上进行,地面车辆的使用数量将大大减少,这也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护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
这七大看点中,最令世界所瞩目的,就是来自神州大地的中国航天员将首次走出小小的神舟飞船,在无际的太空中迈出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步。
按照计划,在未来几天的飞行中,3位航天员中的翟志刚将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航天服,以头先脚后的方式进入太空,把中国人的足迹首次印到太空之中。另一位航天员刘伯明将身着俄罗斯的“海鹰”舱外航天服,在同样暴露在真空中的轨道舱执行任务,配合出舱航天员共同完成此次出舱任务。期间,翟志刚将在太空中回收固体润滑材料,并将它交给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刘伯明将把试验样品装入样品袋中。
这将是历史性的第一步。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短短5年间,中华民族迈出了她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开始开展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崭新探索。
卫星定位导航、卫星广播电视、气象预报、信息网络……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离不开太空资源的时代。可以期待,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航天英雄们从太空中取得的成果,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本文截稿时间:9月26日22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