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特写:神七问天之旅将中国人目光引向宇宙深处
新华社记者姬少亭、王秀琼
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将身体探出轨道舱外的那一刻,许多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心脏都停跳了一拍。
“打开舱门的那一刻,那道光非常好看,感觉就像获得新生一样,也像是我自己爬出去了一样。
”25岁的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孟庆斌说。他在27日下午4点多开始就贴在电视机前,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屏幕。
“看到翟志刚漂浮在太空,我感到"身未动,心已远"。”他说。
《环球银幕》的首席编辑严蓬感慨地说:“现实有的时候比科幻电影还要神奇。”这位36岁的科幻电影爱好者说,自己看到神七的画面远比看到科幻大片激动,也许这些画面没有科幻电影宏大、华丽,但是这些真实的细节拉近了遥远的太空飞船和自己的距离,作为中国人,这种情感上的维系让他产生了一种不同的奇妙感受。
46岁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地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和融合,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他的作品以恢宏的想象和宏大的叙事著称,常常涉及人类对宇宙的终极求索。
他的观点得到了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严锋的认同。严锋说,近两年中国人对天文的兴趣迅速升温,除了文化和经济发展因素外,航天工程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新发现》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天文学持续两年高居科学类读者兴趣榜榜首。
44岁的严锋表示自己也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说以前的天文爱好者就是“苦孩子”,不仅身边甚乏同好,而且观测条件也因为设备水平低和城市光污染而止步不前。
现在重新畅销的《天文爱好者》杂志就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经历了大低谷,不得不将月刊变成了双月刊。
严锋说,现在的天文爱好者们可是装备齐全,与国际接轨,数量也在飞速增长。
北京天文馆的天文爱好者俱乐部里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行13人曾在25日下午带齐各种设备从北京赶到石家庄,就是为了观测神七“飞天”。他们在郊区一边架起设备,一边收听广播,实施关注神七的动向,可惜的是,观测对天气要求很高,而当天云层很厚。“当听到广播里说"船箭分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看不到了。”42岁的天文发烧友寇文说。
可是寇文和他的朋友们没有放弃,26日下午再次驱车两个小时赶到北京郊区,又因为天气原因没能观测到。寇文说和朋友们今晚将再次按照网上公布的观测预报赶到郊区观测。他笑谈自己就像“夸父追日”一样。
“出舱行走吸引了这么大的关注完全不过分,因为这是一场浪漫而危险的太空行为。”28岁的天文爱好者龚古尔说。
他说:“宇航员完全暴露于太空,有许多危险是不能预见的,他们也是孤立无援的。但同时,他们置身于漫天星辰,漫步太空,这是何等的浪漫!”
这股太空中传来的精神力量不仅仅影响了首都的天文爱好者,更是投射到了曾遭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家庭里面。
身处重灾区的北川曲山小学教师邓富强目睹了翟志刚行走的全过程,他感慨人的渺小与伟大。他说:“人在宇宙中太渺小了!地震的时候,人在一眨眼之间就可能失去生命。但是人也是伟大的。地震这么大的劫难我们都挺过来了,航天员面对空无一人的未知世界,还是勇敢地完成了太空挑战。”他说。
北京师范大学专攻科幻问题的研究生导师吴岩说:“我认为,走入太空具有特别的人文价值。我特别喜欢俄国人在谈太空行走时所用的词语"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中国人已经在黄土地上匍匐了很多年,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我们的身体在太空中完全开放,这多么伟大。”
“这还不够,我们不仅要把身体暴露在开放的宇宙空间,还要把我们的思想打开,在更多的领域开放自己心灵。”他说。
美国著名少儿节目“芝麻街”执行副总裁丹尼尔·维克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正如美国和苏联的孩子受到了美苏两国早期宇宙探索的影响,神舟七号的发射也将对中国的孩子们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尽早让孩子们了解科学,越早越好,也许就会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严锋认为:“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天文大国,20世纪以来中国人越来越脚踏实地,朱自清曾说:从此不再仰望青天。但是我想说,只看脚下,路只会越走越窄。我们应当恢复对星空、对自然的好奇和敬畏,而太空探索就是一个很好的带动者。”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