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科技讯:着陆场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重要的系统之一。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对着陆场的布局和力量配置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着陆场的布局
着陆区由下面几部分组成。第一个是主着陆场,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以西地区。
主着陆场的正常降落范围,是一个60公里×60公里见方的区域,其外围还有一个应急扩大区,范围扩大到170公里。
考虑到气象的原因,还选择了一个副着陆场。副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南部分,其正常区域范围和扩大区域范围与主着陆场相当。主着陆场和副着陆场是载人航天任务的正常着陆区,正常情况下返回舱主要回到这两个地方。
考虑到其他应急情况,还设计了若干应急着陆区。应急着陆区分为四块。一是火箭上升段,上升段应急着陆区有两块,分为陆上应急着陆区和海上应急着陆区。陆上应急着陆区分为一号责任区、二号责任区和三号责任区,长度将近1860公里,就是从发射场一直到山东半岛火箭出海这一段。另外在上升段后端,如发生故障,就要溅落到海上,海上也设有三个应急降落区,分别叫A区、B区和C区。A区长900多公里,B区长600多公里,C区长近400公里,宽度都是100公里。这是上升段的应急着陆区。
另外在运行段也有两块应急着陆区,一块是国内的应急着陆区,应急着陆区基本上把我们国家的大部分的国土面积都涵盖了,就是在运行段发生故障时,或出现其他应急状况时,要返回到国内。第二块是在国外有七个应急着陆区,这七个应急着陆区分别在澳大利亚、北非、北美、南美等地区。
二、搜救力量配置
在空中力量上,主要是以直升飞机为主。在陆上由直升机来负责不同区域的搜救指挥。主着陆场和上升段的二号责任区配置了六架直升飞机,承担主着陆场和二号责任区的搜救工作。副着陆场配置了四架直升机,负责副着陆场和一号责任区的搜救工作。三号责任区的工作由当地部门组织协调,配置了三架直升机。海上三块应急着陆区的搜救工作,由交通运输部海上救捞局负责完成。他们有四条救捞船、四架飞机,其中三架是直升飞机,一架是固定翼飞机。
搜救力量的组成,除了搜救分队外,还有航天员的医监医保系统、一个医疗救护分队和一个返回舱处置分队,他们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完成相应的处置工作。
主着陆场的人员配备,除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和返回舱处置人员外,还有必要的安全保卫人员。一架直升飞机,除机组人员外,可以坐到10到15个人,六架直升飞机,可以载60到80人。另外,地面还有4台特种车辆,人员不多,10几个人。主着陆场总共大约有百人左右在现场执行任务。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