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沈阳市府广场“太阳鸟”旁点缀着4个有鱼鳞、翅膀图案、造型相同的浑圆形雕塑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关注。但很多人只知道“太阳鸟”的来历,对陪衬的这组雕塑的“身份”知之甚少。10月2日,记者经过一番调查,终于探明了该雕塑的“出身”,并找到了它的原型。
雕塑原型就是“龙鱼形青瓷水盂”
辽宁省博物馆的有关专家介绍说,“太阳鸟”旁这4个形状相同的雕塑,其原型叫“龙鱼形青瓷水盂”,是一件珍贵的出土文物。
当时考虑到室外雕塑的视觉效果,雕塑家将这4个“龙鱼形青瓷水盂”的雕塑作品都加工成黑色。而出土文物“龙鱼形青瓷水盂”,却是温润光洁、晶莹剔透的青白色,并且体量不大,个头儿如同日常使用的小饭碗。
谈及“龙鱼”造型,专家说,这必须先从“鲤鱼跃龙门”民间故事说起。
在中国传说中,有一种“龙鱼”,形状很像鲤鱼。所不同的是,“龙鱼”有翅有鳍,貌似鱼又与鱼类不同。“龙鱼”像龙一样生活在水中,并且具有不寻常的力量。
“龙鱼”源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前,河南洛阳的龙门山还未开凿,伊水流到此处被龙门山遮挡,并在龙门山山南蓄积成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旖旎,便都想前去观光。然而,由于龙门山的阻拦,鲤鱼们根本无法游上去。这时,一条鲤鱼使出全身力量,像脱弦之箭向龙门山冲去。没曾想它竟然跳跃过龙门山,落进山南的湖水中。转瞬间,这条鲤鱼变成一条美丽而神通广大的龙鱼。
唐代诗人李白,专门为“鲤鱼跳龙门”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那么,“龙鱼形青瓷水盂”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水泉辽墓出珍宝
1971年8月,在辽宁省北票县北四家子乡水泉村北黄土坑沟西坡,发现了一座辽代砖室墓葬。经过考古人员调查,又在村子附近发现了不少辽墓遗迹。于是,便将这座辽代砖室墓定名为“水泉一号辽墓”。经过考古发掘发现,该墓葬为砖筑券顶方形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耳室、主室组成。从墓葬形制看,应属于辽代中期。
据《辽史》记载,“契丹故俗,便于鞍马,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任载有大车,妇人乘马,亦有小车,贵富者加以华饰。”“任子诏群臣及高年凡授大臣爵秩,皆赐锦袍、金带、白马、金饰鞍。”
该墓葬主室后部,有砖砌长方形棺床,上置精工雕刻的石棺。该墓的随葬品,有成批精美的青白瓷器、华丽的鎏金马饰具等,以及玉带、陶器、瓷器、马具、工艺饰品等。考古工作者从珍贵的随葬器物分析,墓主人可能是一位富有者,或者是一位辽代高级官僚、契丹贵族。随葬品“龙鱼形青瓷水盂”,便置放于墓葬主室内。
水盂即文房“砚滴”
经过有关专家鉴定,“龙鱼形青瓷水盂”,为宋代耀州窑瓷器珍品。当时,辽代与宋朝经济往来频繁,意识形态、文化、宗教等领域互有交流和借鉴,辽代契丹人逐步接纳了宋代中原文化,逐渐使用宋代的瓷器等日常生活物件。所以,在对辽墓的考古发掘中,时常可见宋代瓷器随葬品。“龙鱼形青瓷水盂”,便是其中一件。
专家说,“水盂”即“砚滴”,为“文房”用具之一。采用“龙鱼”造型烧制青瓷水盂,用以“文房”作为“砚滴”,寓意使用者会像鲤鱼那样,经过不断努力会跃过龙门山,终成正果变成“龙鱼”。以激励该“砚滴”使用者,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定能一举高就,终成大业。
龙鱼水盂藏辽博
“龙鱼形青瓷水盂”高9.5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底径4.4厘米、壁厚0.4厘米,造型为龙首、鱼身、鸟翅,圈足小平底,白瓷胎、细腻、坚硬。“龙鱼形青瓷水盂”内外皆施青釉,其釉色清淡、晶莹。该瓷器整体呈龙鱼形,龙头显然做了艺术处理,致使龙头特别大,略显夸张,其上唇卷起,塑贴两小圆点做眼。鱼身雕满鱼鳞,两旁双翅伸展,尾部高扬,尾鳍张开,全身弯作“U”字形,于平衡中呈现优美姿态。它的翅膀和尾部,装饰纹和海水纹巧妙糅合,周边塑贴小圆珠,预示龙鱼正从水里腾飞而起,整个造型极具动感。
这件珍贵的出土文物“龙鱼形青瓷水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与其他辽博馆藏精品一道,被“借调”进京展览,受到广大观众的啧啧称赞。据辽博有关人员介绍,目前,“龙鱼形青瓷水盂”已返回辽博,不久将重新与辽沈地区广大观众见面。
倘若人们到辽博观赏“龙鱼形青瓷水盂”尊容、了解了它的身世之后,再到市府广场观看其造型的雕塑,想必会别有一番新意和情趣。本报记者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