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0月5日电(魏东)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烟台开发区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千方百计维护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与时俱进破解各类信访难题,把各种利益群体诉求相互交织、碰撞的矛盾集中区建成信访稳定工作示范区,成为山东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烟台开发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各类企业多、外来人员多,再加上企业关停并转频繁,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只有维护发展好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确保发展环境的稳定。烟台开发区从不同群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推行治本之策,牢牢把握住了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随着大项目进区,征地拆迁量急剧增多,为解决部分失地农民生计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该区按照“农民变职工,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出台了失地农民“农转非”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助”办法。失地农民农转非后,纳入村集体成立的公司统一管理。为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该区出台了配套优惠政策,在全市首家把失地农民安置规定写入公司章程,明确要求每占用3亩土地必须安置一名失地农民;实行“企业出订单、培训机构下菜单、政府来买单”的模式,分期分批免费培训失地农民,强力推荐扶持失地农民就业。同时还规划建设了7个农民安置小区,已建成5000套,2000多户失地农民喜迁新居。
烟台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13800多家,职工23.9万人(其中外来人员14万人),外来农民工10万人,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烟台开发区在所有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了告示牌,对劳动法相关规定广泛告知,公开劳动、工会等部门举报电话,并实行了劳资双方工资协商谈判、企业诚信评定等制度,企业加班加点、拖欠工资、不缴保险等劳动争议的信访量大幅下降。
为了增强信访工作合力,2007年,烟台开发区管委投资500万元建设了社会矛盾调处中心,集信访、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社会稳定处、主任公开电话、接访律师于一体。通过合署办公的方式,对信访问题实行一头对外、一条龙处理解决,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此外,烟台开发区先后成立了“公用事业投诉”“机关作风查纠”“马上办”等七大投诉中心,开通了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市民网络对话”“主任信箱”等信访渠道。其中,政府网站设立的市民对话窗口,分流了大量的信访问题,群众留言及时回复率达到100%,直接推动了走访量的减少和下降。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