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在华夏第一村———华西村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首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400多位各国使节和友人、130多家海内外媒体及1500名各界人士汇聚在了一起,直接感受华西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的独特魅力。
耸立的金塔、鳞次栉比的别墅群、绿树连荫的农民休闲公园、生机勃发的现代化企业,华西村改革开放以来的累累硕果得到展现:1978年,华西村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销售收入108万元;2008年,经过并村后的华西村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销售收入将超过500亿元。
而在华西村30年日新月异大发展的背后,谁真正享受着这些荣耀、财富与祥和?是村民享受着“华西式”公私合作制的温床,还是从经营一个集团、一家企业的层面剖析和解读同样是劳动者、创业者、经营者的“华西人”和华西村“外来人”的角色定位?很多人,就连记者在内也抱着一些疑问意图一探究竟。
“即使是管理层,也只是在集体控股的90%之外享受入股分红。外来人员在华西村工作突出,一样可以分得股份。”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介绍了一组数据:党委、村委和企业117名班子成员有45%是非华西村人;3000名大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投身到华西村创业的各地学子;2007年,华西村1.7万名外来人员平均工资达到了3万元。据介绍,华西集团旗下13家公司60多家企业经过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转型,建立了完整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外来人员由此也与本地村民一样“同工同酬”、获得“配股分红”,并且在参加各种培训教育、社会保险以及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平等享受着各种待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更没有例外”。
1981年出生的淮安小伙子张启龙毕业后,抱着对未来的憧憬同几十名大学生一起被招聘到了华西集团,不到5年,他从一名普通员工干到了华西集团钢铁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一职,而且在华西村结婚安了家,住上了300平方米的公寓楼。“与同龄人为事业到处奔波、碰壁相比,华西村给我的支持、鼓励和肯定比我想象的多得多。”张启龙介绍说,外来人员丝毫感受不到偏见和歧视,只要能拼搏、肯吃苦,付出很快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很多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外来人”因为表现突出走上了企业中层管理岗位。
2003年从四川广安来华西打工的詹小平,现在已经是华西钢厂生产部调度科长,“刚来华西一年就惊喜地获得了6万元集体股金,每年可以分红3600元,华西村给了我家的感觉。”詹小平很快就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华西,住上了外来人员“夫妻房”,用上了村里添置的空调、电视、电脑,每年还可以免费享受2300元标准的职工体检,一家人年收入超过了7万元。
华西的企业强调集体决策,领导从不搞“一言堂”,强调“法治”而不是“人治”,十分注重诚信、质量、环保,华西村范围内也很少有打架斗殴、偷盗赌博事件发生,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稳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使外来人员很快融入到了华西村这个大集体中。2007年至今,华西村1.7万外来务工人员中,仅仅发生了3起劳资纠纷,而无一起严重刑事案件发生。
张启龙深有感触地说,华西村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悄悄进行的观念更新和体制机制变革,促成了华西村的“兼容并蓄”和“更加开放”,使得成千上万像他这样的外来人员在华西得以“扎根”,开辟着自己的人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