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的一天,记者赶到小岗村时已是中午时分。走在小岗村中心地带的“友谊大道”上,700米的大道两侧都是二层小楼,一派新农村的景象,这就是小岗村村民的家。
小岗村,这个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的偏僻村落,在30年前悄然刻下了农村改革的一个起点。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位农民摁下了红手印,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搞起了生产责任制,从而揭开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序幕。严俊昌,这位当时的小岗村的生产队长,无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至今那一情景仍然让67岁的严俊昌充满感怀:
1978年以前,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大包干前,整个村年产粮徘徊在3万斤左右,一百多人,每个人全年才分到一百多斤粮食,根本不够吃,那时什么树皮、野菜、葫芦秧等田中的作物,只要能吃的都吃了。如果不走“大包干”这条路,我自己、我家的老婆孩子都可能要饿死。
1978年底种麦的时候,几个老社员说只有分田到户才能改变状况,我们几位生产队干部决心走分田到户这条路。我当时的决心就是,管它倒霉不倒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
就这样,在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人家18个主事的来到村里严立华家,在分田到户契约上按下了手印,分田到户。在摁满手印的“秘密协议”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万一走漏风声,队干部为此蹲班房,全队社员共同负责把他们的小孩抚养到18周岁。并郑重立下契约:保证分田到户后完成每户的上交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第二年小岗村包干到户见成效,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随后,粮食逐年增长。
但是,纸包不住火。有人反对,说这样做没有文件,小岗村在挖社会主义墙角,开历史倒车。公社、县里都顶不住了。后来,当时的地委书记王郁昭来到小岗村,看到每户农民家里粮食多得没地方搁了,连床底下塞的都是粮食。王郁昭支持了。再后来,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来到小岗村。
万里问了我三句话,“可是共产党员”、“多大岁数”、“是过去的生产队长好当,还是现在的生产队长好当”。
我回答,“不是共产党员”、“37岁”、“过去的生产队长不好当,大伙出勤不出力,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总是徘徊在3万斤粮食左右,常年靠国家。分田到户后,不管天灾人祸,可以不要国家供应,可能对国家还有贡献”。
万里听我回答后,批准我们干三年。后来邓小平支持“大包干”,分田到户在全国得到实行。
到1993年修改宪法,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进了宪法,法律给第一个吃螃蟹的小岗村人吃上了定心丸。然而,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在大包干后的二十多年里,小岗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成了现今小岗村人实现超越的动力。目前,我们小岗的产业发展定位于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业,小岗村正在实现新跨越。
如今已有三十多名大学生来到我们小岗村创业,带动村民发展双孢菇三百余棚一百五十多亩,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六百多亩。村里还发展养殖业,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