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8个实施方案,从现在起到2010年 一道道科普"大餐"等着你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公民科学素质,无论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河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我省公民科学素质还不高。2005年,省科协进行的“河北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2.02%,略高于2003年全国1.98%的平均水平;利用科普设施的人员比例较低,因本地没有或其他原因而从未去过自然博物馆的公众,比例高达91.7%,从未去过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公众比例也达到89%。
无疑,这与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很不相称的。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努力把我省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这次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8个方案,正是落实《意见》的具体措施。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等“四类人群”,是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按照《意见》,我省将在这四类人群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省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分别就各自不同的对象提出了实施科学素质行动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未来两年内,一道道科普"大餐"等着你。
如果你是一名领导干部或者公务员,未来两年内,就要在所参加的有关培训中接触到科学素质课程。根据有关《实施方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将把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在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班次中,确定教学专题,开展专题培训。各级各部门在开展自主培训时,也要注意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培训。同时,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还要努力作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推动者。
如果你是一名城镇劳动人口,未来两年内,更面临着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很多机会。据悉,我省将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组织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到2010年,共培养新技师4.9万人,全省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6%以上。全省企业技术工人80%以上将接受技能培训;全省“阳光工程”将培训进城务工人员240万人;组织就业再就业培训达100万人,创业培训达12万人。同时,还要广泛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发展“社区科普学校”,促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提高。
如果你是一名未成年人,则有更多机会接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等宣传教育,学习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以及安全避险等知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也会等你大显身手。
如果没有坚强的科普队伍、完善的科普基础设施、众多的科普资源,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便缺乏源头活水。为此,有关《实施方案》指出,要在依托高等院校、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同时,组建具有较高素质和奉献精神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推动市级、县级科技馆和企业专业科普场馆建设,在全省行政村分批建立健全综合性科普活动站,在城镇社区建设科普学校和高标准科普画廊;加强科普网站建设,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等。本报记者张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