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十一”长假期间外盘大跌影响,昨日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19个上市期货品种集体跌停。业内人士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商品市场将延续弱势,但因各国救市行动可增加市场流动性等因素,短期内商品期市难免剧烈震荡。
|
上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全线下跌。其中,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11月合约当周下跌13.74美元/桶,跌幅达12.85%。
受此影响,昨日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19个上市品种中,15个品种开盘便无量封住跌停板,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强麦、硬麦、棉花和PTA四个品种在尾盘前均告跌停。主要龙头品种中,上海期铜主力0812合约下挫2140元,收报51210元/吨,当日仅成交652手;上海黄金期货主力0812合约下挫9.71元,收报184.35元/克;大连一号大豆主力0901合约下挫201元,收报3834元/吨。
上海东证期货资深分析师林慧认为,昨日国内期市集体跌停主要是一次对外盘的“补跌行为”,也不排除一些恐慌性因素的作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一位场内交易员告诉记者:“一些强势品种的确受到整个市场弱势而勉强收报跌停。”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实体经济的衰退无疑将缩减商品需求,从而对价格形成压制;但各国救市行动又将逐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且可能导致通胀重新抬头,这又可能支撑商品价格。此外,商品市场经过连续两个月的下挫后已积累相当跌幅。“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商品期市暴跌集中释放风险后,短期内很容易引起期价剧烈震荡,关键看哪个因素起的作用更大。”上海中期研发部总经理蔡洛益表示。
由于现货市场没有涨跌幅限制,昨日国内现货市场跌幅普遍超过期货市场。上海有色金属网的数据显示,当日上海地区铜现货均价大跌5200元/吨至51750元/吨;而上海期铜现货10月合约收报53820元/吨,两者相差近21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