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9月中旬,布什总统对美国金融危机说了一句相当贴切的话。他说:毫无疑问,华尔街是喝醉了,现在正处于熟睡期间。问题是它什么时候才醒过来,不再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资工具。这席话分量很重,发人深思。
首先,从根本上说,这场金融大风暴是美国“钱先生”追求最美“利小姐”惹的祸。用经济学的话来说,“资本”永远要追逐最大的利润。这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有两大战略举措:
一是利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东风”,偷换概念,大力推行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图谋推行“美国模式”,实现绝对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以便美国资本与优势货物的流动畅通无阻,达到“利益最大化”。
二是利用唯一超级大国和美元优势地位,大力推动所谓“金融创新”,发明了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所谓“次贷”以及“两房”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它们包装得很好,看来十分诱人,好像是美国特制的“美酒佳肴”,令人神往。不少国家对其趋之若鹜。实际上这是以“有限的资本”调动全国和全世界资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无限增值”的目的。国际清算银行200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额为431万亿美元,几乎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2007年底,“两房”的核心资本为832亿美元,却负担着5.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全美国12万亿美元抵押贷款的42%(其中1.5万多亿美元为外国持有)。这些精心酿制和包装的“苦酒”不断膨胀,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必然要破灭。这样的命运,“钱先生”也许始料不及。但“钱先生”应该明白,“利小姐”易得,最美的“利小姐”难求,贪得无厌是要遭报应的。“钱先生”可能不在乎,因为是“利益自有化”,“损失国有化”(政府买单),“危机全球化”(转嫁别国),但却苦了老百姓啊!
其次,这场危机充分表明,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绝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更不可取。
我在APEC担任中国高官期间,美国同事经常开导我说,绝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多么强大有力,对发展中国家多么有利,等等。可是,1997年东南亚那场金融危机首先爆发在那些“顺着美国指引方向走”的国家,把它们害苦了。智利和墨西哥的同事告诉我说,“华盛顿共识”把拉美国家也害苦了,使拉美国家至少“失去了10年”的发展机会;美国为拉美国家制作的衣裳“没有一件是合身的”。
如果说,过去十几年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有切身的受害体会,那么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则是祸及自身,充分暴露了它固有的弊端和病根,并向全世界表明,它宣扬的那一套是不可靠的。长期以来的很多“神话”,特别是所谓“华盛顿共识”、“美国是外汇最好的避风港”、“美国银行是最牢靠的”、“美国的监控是最严谨的”,等等,现在都已显得苍白无力,再也不那么灵验了。
最后,这场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一次生动的金融“游戏规则”教育。
无疑,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带有向全球转嫁的性质,在不同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是巨大的伤害。但从长期战略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健康的国际金融体系来看,不失为一件大好事。
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新兴大国,对美国金融资本运作“游戏规则”的奥妙开始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今后不仅不会盲目或简单地“顺着美国模式走”,而且要努力推动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和健康的国际金融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积极性需要继续调动,这有利于融资和合作发展,并提高效率。但这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也不能离“核心资本”太远,而且要受严格的监控,不能让“钱先生”继续为所欲为。
二、发展中新兴大国将加强“主权基金”的建立和活动。“主权基金”原本是为了争取在金融方面有更多的独立自主,开创新局面。预计有关国家今后将会更加谨慎地运作,一般都不会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会贸然投资,而将努力寻求规避风险的安全有效途径。
三、美国新近通过的政府庞大救援计划也许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尚待观察)。但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难以为继,可能风光不再。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势将进一步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这是不依美国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很难逆转的。如果美国能适应时代的变迁,采取明智的务实态度,争取“合作共赢”,国际金融体系可望得到改进和完善,目前的大风暴可望逐步平息。否则,美国前途堪忧,下滑的速度可能加快;发展中国家也会跟着受点大罪,但可以肯定,新的、更健全的国际金融体系终将浴火重生。
(作者:中国前APEC高官和前驻外大使、中国日报网专栏作家王嵎生)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