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欣,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文尔雅,果断干练。以下是他的讲述: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新技术领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1984年成立的,也是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惟一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我1985年大学毕业,那时的理想是去外资企业机房做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不料被分配到了上海贝尔。
上海贝尔是中国和比利时经过多年艰苦谈判后建立的合资公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通信产业严重落后,打个长途电话都要排大队,网络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整整落后20至30年。
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我国通信部门制定了“国外直接采购-国内合资合作生产-国内自主开发生产”三个层次的通信技术发展战略。上海贝尔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进了合资公司,我想也挺好的,结果到了公司一看,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那时上海贝尔厂房建设刚启动,由于交通条件限制,集装箱运载车辆无法在白天进入厂区,我们只能晚上10点开始工作。整箱整箱的进口设备和材料拉来时,从包装到说明都是英文,大家就卸货、规划、安放忙活一通,每天半夜忙完,可以吃到四个小笼包子,都觉得特激动。
创业初期是艰苦的。经过国家政策扶持,上海贝尔站稳了脚跟。当时引进的主要技术是生产程控交换机,这个程控交换机在上海贝尔投产前是每线300美元左右,后来降到100美元甚至更低,是全世界市场最低的价格。
上世纪90年代,通信业的迅猛发展让上海贝尔开始腾飞,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公司良好的运营情况让中外双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问题也来了,上海贝尔不能只生产一个产品啊!当时贝尔的合营协议中是使用技术,付给外方技术转让费,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消化了吸收了,如何再创新呢?
经过两年谈判,2002年上海贝尔进行转股改制,外方阿尔卡特持股50%+1股,中方放弃控股地位,“黄金1股”的创新模式让上海贝尔收获很多:从单一的技术引进到双向技术交流;产品线有了极大的丰富;国内外两种资源共享;与国际接轨的内部管理体系。由公司自己产生的研发成果,其知识产权及核心商业价值归公司所有,实现了“两个落地”,开创了国有企业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新模式。
上海贝尔不拘泥于股权结构上非得控股,以相对小的代价赢得了产品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成功扭转了缺乏核心技术、研发实力薄弱的局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合资公司中,上海贝尔是惟一一家!
如今,上海贝尔可以免费享用阿尔卡特朗讯的全球技术,上海贝尔的研发中心是阿尔卡特朗讯全球主要研发中心之一,上海贝尔的员工中有40%是研发人员,人均专利数连续三年在阿尔卡特朗讯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一。
上海贝尔的产品不仅供应中国市场,至少50%还满足全球供货。国内的消费者可能不知道,每三部固定电话中的一部便是由上海贝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每五部移动电话中的一部是上海贝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的,中国市场30%的家庭网关也是上海贝尔提供的。
回顾过去的25年,上海贝尔是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是国企改革深化的成果。这就是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