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文生 摄
经过四十多天的苦战,天津评剧院的《寄印传奇》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取得了理想成绩,为天津赢得了荣誉。取得这个佳绩,绝非偶然,天津是评剧艺术的发祥地,有着雄厚的艺术基础,随着时代的前进,评剧艺术不论在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涵都承载了时代赋予的重托,天津评剧艺术家们深知这份重托的分量。在本市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从《寄印传奇》这部戏立项开始,全院干部职工就抱着拧成一股绳,以打造精品力作的意识,以“白加黑”“五加二”的拼搏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保证了这部戏的成功。
记者日前采访了该剧主创人员,让他们谈一谈该剧的创作感受。据悉《寄印传奇》将于10月9日和10日两晚在中华剧院进行汇报演出。
创作灵感源自一则故事
编剧郑怀兴谈起这部戏的创作,他用“偶然”这两个字形容。他说,2000年底偶然间听一位朋友说的一则故事让我产生了创作冲动,动手写成剧本。剧中的县令侯文甫是渐变的,由一个有志向、有能力的官吏演变成一个天良丧失、灵魂空虚的人物,在自造的地狱中煎熬、挣扎……郑怀兴说:“刻画这么一个贪官的形象,或许比写一个天生的奸吏要有意思一些,更具有一点警世的作用。”这个戏写成后几经辗转于今年春天被天津评剧院采用。在排演之前,剧院提出要把剧中的二号人物——当铺女老板改成一号人物,而原来的一号人物——县令侯文甫自然就要退居二号了。郑怀兴与这个剧目的艺术指导李春喜先生、导演欧阳明先生一起往返天津多趟,反复切磋,数易其稿,终于改出了以冷月芳为主要人物的这个《寄印传奇》的演出本。改稿过程,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乐趣。
在继承传统中寻找创新之路
导演欧阳明说,我对这个戏有两点重要的创作体会,一是尊俗又要脱俗,这是说要尊重评剧艺术的传统特色,顾及广大评剧爱好者的欣赏习惯,尊俗是继承传统,而只有脱俗才能加强艺术性,增强看点。演员们在表演上尤其如此,只有发挥了戏曲艺术固有的特点和优长,才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二是从戏曲传统中寻求创新资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推陈出新,既不能偏离戏曲艺术,又要讲求贴近生活,让传统变得有生机、能闪光。我在指导演员的表演上也告诉他们:在艺术上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因为美观和虚拟化的艺术认知感是我们戏曲人的一向艺术追求。
艺术指导李春喜认为,该剧通过冷月芳带有悖谬色彩的命运遭际,使观众体会到社会环境、风气、监督机制对反贪的至关重要作用。剧中通过对一系列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演绎,告诉观众,肃贪倡廉固然重要,但通过人民群众和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贪官的温床和土壤,营造和谐、清明的社会大环境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个戏的立意主要是通过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体现出来。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表象化的大歌大舞和人海战术,而是用奇异的戏剧事件,独特的人物性格、深刻的讽刺力量,充分展现演员的唱、念、身段的表演魅力。
全情投入绘就点睛之笔
领衔主演曾昭娟说:“《寄印传奇》中的冷月芳,是我演艺生涯中第一次遇上的一位颇为"复杂"的人物。她既坚强又脆弱,既冷酷又多情,既风光又孤寂。在她冷峻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温柔的心,但却被侯文甫利用、欺骗。”在导演欧阳明的启发下,曾昭娟紧紧抓住了剧中三次与琴有关的情节,深入探索、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力求准确而又鲜明地把冷月芳那种复杂而又细腻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特别是在最后一场抚琴戏中,冷月芳识破侯文甫的骗局,看清他贪婪、狡诈的真面目之后,通过抚琴,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感。此时曾昭娟完全投入到人物创作中去,她扮演的冷月芳痛苦而不绝望,愤怒而不失理智,将全剧推向了一个高潮,让主题得以升华。广大观众看后回味无穷、耐人寻味。本报记者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