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领导干部上网成政坛新气象 执政更显亲民与开放

2008年6月2日上午,20余位网友与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苏荣说:“网民的重要建议,我全部看过,有的还看了两三遍。”

     2008年6月2日上午,20余位网友与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苏荣说:“网民的重要建议,我全部看过,有的还看了两三遍。”


  领导干部上网,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政坛一个新气象。

  近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一次调查问卷显示,在629名地方党政县处级以上领导中,25.28%的干部经常上网,41.67%的干部偶尔上网。近70%的干部有“触网”的经历。

  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干部纷纷上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在网上的一言一行,为网友瞩目,也为世界瞩目。他们的“网力”——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的能力,也进入人们探讨的视线。

  ① 上网成常态

  公布邮箱、开设博客、实名发帖、网上问计……从东部到西部,从省部级干部到县处级干部,领导干部网力不断提升,上网逐步成常态

  “敬爱的陆书记,借读费什么时候才能退呀,不会只说说就算了吧?”

  简洁,直白。这是网友近日在人民网上给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的留言。

  虽然主政欠发达省份,陆浩近期在人民网的网友跟帖数量激增。原因在于陆浩与网友的互动:9月1日,他回复网友,表示认真对待网友留言中的建议和问题。9月3日,他针对网友反映的某些中学乱收费问题作出回复。

  陆浩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实名上网,邀请网友“灌水”、“拍砖”;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以实名发帖给网友拜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上问计,840多万网民在线参加“约会”……

  市、县各级干部也掀起了“网上风云”。从5月14日实名上网至今,湖南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收到网络信访投诉举报145件次,公布投诉件调查结果15件,被媒体誉为“网络反腐第一人”。时任海南省澄迈县县长的杨思涛(现任该县县委书记)2006年10月开通“网上信访”,两年来直接答复网民问题400多次,处理网上信访件460多件。

  网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官员把网络作为表达平台。2007年,江苏宿迁81名副处级以上官员开博,广东中山市政府副秘书长等8位官员开博。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说,2003年来“强国论坛”做访谈的厅局级以上官员不到30人次,2007年增加到180人次。

  ② 上网动力

  了解民情、联系群众、发扬民主、推动工作……领导干部上网,远远超出了读报、看新闻的概念

  为什么官员开始热衷上网?

  “一来将纪检信访举报工作触角延伸至网络中,以拓展信访渠道,提高数量和质量。二来我还可以在网络上听到现实生活中听不到的一些比较真实的群众声音,了解民情民意,改进工作不足,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杨平道出自己上网初衷。

  “一个上网、知网、懂网的领导干部,信息更灵,眼界更宽,更了解社情民意。上网还能增加干部号召力。那些敢于、善于跟网民交流的领导干部,可能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官建文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曾两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其言行网民自发传播较多,在人民网省市区领导人留言榜中,网友留言最多。

  国家信息化建设长足进步,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民的疾速增长,是官员上网浪潮的背景。最新一期调查表明,中国网民达到2.53亿。专门研究网络的清华大学博士赵曙光说,绝大多数网民的素质不像人们通常描述的那样,是“盲目的”、“情绪化的”、“幼稚的”,而是热情、理智、有智慧的。他举例说,在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一些电视台过度曝光灾区群众,网友第一时间就发帖指出媒体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灾区群众隐私和情感。

  网友是智库。汪洋和广东省长黄华华在致网民公开信中说,“在应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许多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了支持我们决策的重要基础。”目前,湖南正在发动1000多万网民“大家谈”,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

  网络是平台。在网上匿名发言,人们更容易表达真实的想法。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成为官民直接对话、平等沟通的平台。2008年出版的中国社会蓝皮书调查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十分发达,网民更愿意“发言”。中国目前拥有约130万个论坛,居全球第一。

  网络是信息渠道。一些领导干部把互联网作为公开信息的工具。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开博,几乎每天更新一篇。他坦言:“我只是想通过博客,从另一侧面了解公众的心声,同时让公众知道政府在做和要做的事情。”

  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官员上网动力十足。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王四新说:“越来越多的官员上网,表明领导干部更愿意听真话、查实情,执政风格越来越亲民、自信、开放。”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认为,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孟德华)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