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的老队长严俊昌和严宏昌(前排左二、四)向来访的安徽省军区官兵介绍“大包干”的亲身经历
小岗村纪念馆中的雕塑和手印图真实反映了当年18个农民立“联产承包生死状”的情景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听着这首传唱了30年的《大包干歌》,笔者乘车来到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探寻那段永载中国发展史册的光辉岁月。
丰收后的紧张 “那年景,家家户户的粮食堆到屋顶,有的家连过门墩都是,我上报的数字是13.3万斤,那还是保守的说法,事实上有18万斤。
”谈起1979年首次践行“联产承包生死状”取得丰收时的情景,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队长的严俊昌满脸自豪。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的一个海拔50米、略有起伏的岗地上,因地貌起伏不大,故谓“小岗”。
1978年以前,小岗村是凤阳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农民住的都是破烂不堪的茅草屋,有的家里全部家当只有一床棉被。最糟的时候,全村甚至饿死人。
穷则思变。在严酷的生活现实面前,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决定冒险实行分田到户、联产承包。1978年11月24日晚,全队20户除两户外出外,其余18户悄悄地聚在一起,经过一番商量,18位农民挨个写下姓名,摁下红手印,签下这份联产承包协议:一、我们分田到户以后,每户夏秋二季所收的头场粮食,就要把国家征购和集体提留交齐,谁也不准装孬种;二、我们是明组暗户,不准任何人向上面和外人讲,谁讲谁不是人;三、如果队干部因为分田到户而蹲班房,他家的农活由全队社员包下来,还要把小孩养到18岁。这份冒着生命危险秘密签下的“生死契约”,由于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现在被编号为GB54563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中。
包干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79年10月,秋高气爽。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算盘珠被人们拨得“噼噼啪啪”作响。检验小岗村包干到户成果的时候到了。数字出来了,粮食总产量13.3万斤,相当于全队1966年至1970年全队5年粮食的总和。年年“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3200多公斤。“多少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第一次粮食多得吃不完!”严俊昌自豪地说。
小岗人肚子不再闹饥荒了,可精神上却陷入了空前的恐慌。虽然县、地两级采取了“不制止、不宣传、不推广”的办法,对小岗人“包产到户”给予保护,但一些反对者对他们的做法提出强烈指责,称他们在挖社会主义墙脚,开历史倒车。当年,上面出台的一些有关农村建设的文件,三令五申,不许包产到户。形势急转直下,是继续坚持走“大包干”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再回到过去“三靠”的大锅饭时代?小岗人站在了时代抉择的十字路口中。
第 1 2 3页
“我替你们打官司” 正当小岗人焦急万分的关键时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来到小岗生产队视察。
“万里看到各家各户粮食堆得满屋都是,有的屋里放不下,堆在外面稻场上,非常高兴。他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这样干,形势自然大好。我就想这样干,就怕没人敢干。你们干了,我支持你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68岁的严俊昌老人激动不已。
看到万里没有官架子,严俊昌便大着胆子对他说,现在有人批评我们小岗村开社会主义倒车、挖社会主义墙脚。万里说,“只要能对国家多贡献,对集体能多提留,社员生活能有改善,干一辈子也不能算"开倒车",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哩!今后,哪个再说你们是搞资本主义,这场官司交给我,我替你们跟他们去打了!”万里的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小岗村农民们的心安定下来。农民们要送花生给万里,说以前想送也没有,现在非要送不行。万里穿着军大衣,口袋里都装着花生。回到省里开省委常委会的时候,万里把花生放在桌上说,这是包产到户的成果。
然而,以“大包干”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万里调回北京工作以后,新的安徽省委对包产到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国农村改革这面大旗,在狂风暴雨中再次面临旗倒人散的危险。
关键时刻邓小平说话了 疾风知劲草。1980年1月31日下午,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济管理会议情况汇报会上,面对一些领导同志具有倾向性的反对话语,邓小平第一次站出来为包产到户说话。他说,“对于包产到户这样大的问题,事先没有通气,思想毫无准备,不好回答。”“但本世纪末要实现人均收入一千美金,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按照一千美金这个目标,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不定出规划,不确定目标,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邓小平的讲话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对包产到户发表谈话。
对包产到户说“不好回答”的邓小平,经过两个月的深思熟虑后,在1980年4月2日邀请中央有关领导谈话。他说:“政策一定要放宽,使农民们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点。要使每家每户都自己想办法,多找门路,增加生产,增加收入。有的可包产到组,有的包给个人,这个不用怕,这不会影响我们的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波涛汹涌的中国农村改革浪潮,触怒了一些“要方向”的人,正当他们准备对刚刚兴起的包产到户进行讨伐的紧要关头,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再次就农村改革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
邓小平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不仅为小岗村包产到户平了反,正了名,而且上了“户口”。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个发明权属于农民。小岗村签订“生死契约”的18个农民,无意中扛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面大旗,引发了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大变革。此后,中国农村改革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 1 2 3页
“大包干”的历史意义所在 30年弹指一挥间。
回顾历史,才能展望未来。近日,滁州市、凤阳县的党政军领导与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围坐在一起,共谈“大包干”的历史意义,共话小岗村未来发展。
“从小的方面来说,"大包干"解决了小岗村群众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从大的方面讲,"大包干"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土地革命,它克服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大锅饭"的弊端,找到了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改革之路。”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侃侃而谈。这位安徽省财政厅下派的干部,任小岗村“当家人”四年后,对小岗村的发展史烂熟于胸。
“"大包干"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滁州军分区政委赵宁元对“大包干”研究颇深,有多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改革就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小岗村农民"大包干"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不畏难、不绕弯,敢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多次到小岗村参观调研的滁州军分区司令员鞠华一语中的。
大家赞改革、话发展、明职责,越谈越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
金秋十月,江淮大地呈现出一幅丰收美景。小岗村的干部群众在品尝农村改革30年累累硕果的同时,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冲锋。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