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题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作为草案给各地试行。这一政策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开了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新纪元,也促成了“专业户”、“万元户”等时代名词的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农业商品生产专业户和重点户。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主义新事物。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开辟了一条适应我国国情,迅速发展农业专业化商品生产,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进程的新路子。这种专业户,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出现以来,只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便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大火。其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范围之广,都出乎人们的预料。
专业户之所以能够在几年间迅速发展起来,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左”的错误,放宽农村经济政策,搞活农村经济正确决策的结果。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党的一系列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仍然在割“尾巴”;如果没有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在搞“大呼隆”式的“集体劳动”,社员不能自主支配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如果没有党的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的正确方针,仍然是“以粮为纲,全面砍光”,那么,怎么可能会出现今天专业户大发展的新局面!
专业户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与当时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和整个国情相适应的。总的来说,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很低。要迅速发展商品生产,就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以社员家庭为经营单位的专业户,正具备这些优点。例如养鸡、养猪专业户,开始时一般都不搞基本建设,不用多少投资,因陋就简,当年即可生产出商品,商品率一般都高达90%以上。这同国营、集体养猪场比较起来,投资少,见效快。过去,我国搞过很多“万头猪场”、“万只鸡场”,多半形式很让人振奋,但最终效果很差,绝大多数是亏本经营。而据有关部门统计,1983年,我国畜牧饲养业中,蛋、肉等商品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社员家庭生产。而社员家庭生产中,专业户提供的商品又大大高于一般农户。当年,我国就已出现了一批一年可以交售百头猪、万斤肉、万斤蛋、十多万斤鲜奶、上吨蜂蜜的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