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伊始,2008年大学毕业生求职工作告一段落,2009年的求职大军渐渐形成。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毕业生已达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预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将达592万人。
针对比较严峻的就业市场,笔者走访了北京四所知名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其中三所高校2008年的就业率高于90%,一所高于80%,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能觅得一份工作。
尽管大多数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这份工作是否理想,还是一个问题。为找到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毕业生们往往要“几经周折”———而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也正是难在这里。
采访发现,以能否体现大学毕业生个人价值为主要内涵的“就业质量”,成为衡量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标准。“质量”成高校就业指导首要任务
笔者走访的四所高校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联合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2007年为95.2%,2008年为93.78%;北京工商大学的应届本科生2007年就业率为93.34%,2008年为95.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应届本科生就业率2007年为98%,2008年为98.69%;中央民族大学的应届本科生就业率2007年为82.05%,2008年为81.13%。
“目前我们学校在开展就业工作时,已经不再局限于如何提高就业率,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质量。众所周知,来到北航的都是每年高考各省市成绩好的学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做到"严进、重教、优出",而优出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找到一份好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程文浩说。
“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除了各大高校将“就业质量”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本身也更加关注“质量”问题,不再好高骛远,而是能够脚踏实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北京工商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林称,据用人单位的反馈,该校的学生在工作后“存活率”和“成材率”比较高,大多踏实肯干,很少有跳槽现象。杨主任分析道:“这应该是学生在就业前妥善选择的结果。大家都不再盲目地先就业再择业,而是经过综合分析。我们现在的就业工作也是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合理定位。”
“其实就业质量应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北航的程副处长分析道,“比如说有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支援西部。这样的工作在待遇、环境上很可能都不是很优越,但是能说他们的就业质量不高吗?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妥善定位,合理选择。”
今年的就业市场还呈现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趋势,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不去外企而选择国企,工作稳定性成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质量衡量的一个新标准。
“往年学生们都是签了国企又违约去应聘外企。而今年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已经被外企录用,又转投国企。”北航就业指导中心的程文浩副处长说,“现在学生就业时更多考虑的是工作的稳定性,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工资待遇、企业名声等。所以国企就业又成为当前就业的新气象。”求职路上曲折依旧
受就业整体环境及毕业生个人情况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还是充满了曲折和辛酸。由于北京的独特性———地域吸引力强、名牌大学集中、各地人才聚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使得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天之骄子的就业之路曲折依旧。
据中央民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处长丁汀介绍,就业地区不均衡问题在该校毕业生中日益凸显,“我们学校主要招收的是中西部各省市的学生,但据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近70%的毕业生就业地集中在北京。”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户籍制度”成为限制众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瓶颈。很多毕业生以相对缩小择业范围为代价,目的就是换取一个“北京户口”。
北京工商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林表示,户籍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甚至很多毕业生已将其作为工作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择业范围的缩小。“对于学生这样的选择我们也表示理解,毕竟他们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四年,对这里的环境相对熟悉,社会关系也比较成熟。”
“有很多用人单位也明确指出只招收北京生源,这也使一些外地毕业生无形中丧失了一大批择业资源。”杨林语重心长地说,“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会引导学生扩展思路,不要局限在北京地区。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放眼两个三角洲、经济特区、老工业基地等地区,甚至可以到西部去。这样反而可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
在求职过程中,女生求职路往往较男生更为曲折。“一些用人单位指明只招聘男职员,而且女生的职业意向往往会趋向于比较稳定的职业,这一点也决定了女生的求职过程比男生更为缓慢。但是这并不表示女生素质就低于男生,在我们学校女生的成绩往往是全系的前几名,因此只要她们努力和坚持还是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程文浩表示,“女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了,不单单是在北航,北京很多高校都有类似的问题。”
不同于外地生源,北京本地生源的就业形势又呈现出别样特点。北京联合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常老师表示由于该校生源大多为北京考生,学生毕业后不急于就业成为该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问题。
无独有偶,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的毕业生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个别毕业生家庭情况十分优越,不急于就业。尽管校方多次做工作,但是都没有结果。“其实就业应该是学校、家长和个人多方努力的结果,如果本人没有就业意向的话,我们也真的是无能为力。”该负责人遗憾地表示。
就业过程曲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因个人原因而“有业不就”成为各大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所要面临的一个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