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费护理费统统都赔钱
去年20家市直属医院过半亏损
在医改方案出台前夕,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医疗卫生绿皮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绿皮书顾问、前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直言,政府财政对于公立医院的投入亟待提高,这是斩断医药不正当利益纽带的利刃。
|
现状:20家市直属医院过半亏损
市卫生局的医院成本核算报告称,2007年北京市直属医院在不含财政补助的情况下有85%的医院都亏损,含财政补助的情况下亏损率仍为55%,而这两项统计数字在前一年分别为66.7%和33.3%。
孙隆椿直言,政府用于卫生的财政支出由30年前的36%萎缩至18%,财政补助的缩水使医院不得不从药品和检查项目上取得平衡。绿皮书编导之一刘国祥指出,现行的医疗收费制度中服务性收费总体上低于成本收费,医院技术人才密集型特点又造成医院支出较大,“医院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很容易通过诱导需求来增加收入,从而加重病人负担。”
2006年,市卫生局对部分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大型医疗器械检查项目大多数为医院带来了利润收益,比如多系统的B超血管检查、螺旋CT和核磁共振等项目,价格都是成本的5至10倍;而几乎所有的麻醉、挂号诊疗费和住院床位护理费均是“赔钱生意”,特级护理费价格仅是成本的5.5%。
建议:统一药名让患者院外拿药
绿皮书认为,医药分离(家)是当前医改的必经之路,具体方案有药房托管、按病种预付费等多种措施。
由于医院普遍采用电子处方、药品特殊代码等措施使病人看不懂处方,加之社会上执业药师稀缺,即使社会零售药店价格更便宜,仍有85%的药品是通过医院出售。对于这一“天然屏障”,专家建议强制实行药品通用名处方,实现处方自由外配,提高患者选购药品的自由度,使医疗机构变相附加于医生处方的药品销售功能有所削弱。不过,专家也承认,考虑到患者对于参差不齐的社会药房的疑虑以及“就医取药”的传统习惯,该方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检验。
晨报记者 姜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