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本溪市交通局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今年本溪市又完成6条线路、50公里的农村公路网建设,新增通油路行政村6个。至此,经过全市上下6年时间的共同努力,累计投入5.4亿余元,新修农村公路186条、1218公里,使全市289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油路,“村村通”工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新修的最后6条总长50公里油路,在整个“村村通”工程中难度堪称最大,属于最后的攻坚战。通油路的6个村全部在桓仁境内,分别是:二棚甸子镇马大营子村、向阳乡爬宝村、拐磨子镇双岭村、业主沟乡江东村、桓仁镇下古城村、桓仁镇曲柳川村。
自2003年起,交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村村通”工程,资金大头由国家、省财政承担,地方各级政府按比例配套。市委、市政府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将“村村通”工程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多项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6年累计投入配套资金3000多万元。
市交通局作为公路建设主管部门,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在“村村通”工程中全力以赴,成立专门领导机构,选调精兵强将,精心组织安排,力求万无一失。局主要领导经常“跑部进省”,尽可能多地争取项目和资金。6年来,共争取到国家、省“村村通”建设投资近4亿元。省交通厅负责同志说,“村村通”建设中,本溪市积极性最高,完成计划最好,追加里程最多。
“村村通”建设虽然由上三级财政拿大头承担路面摊铺资金,但路基改造每公里10万元资金需县(区)、乡(镇)、村配套和自筹。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对修路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很多地方都提出:宁可砸锅卖铁,也要通上油路。6年中,县(区)以下政府配套、百姓自筹投入的路改资金达1.2亿多元。
令人欣慰的是,本溪市的村通油路建设不但在数量和进度上位居全省前列,在质量上也名列前茅。经省有关部门检测评比,前5年全部工程合格品率达100%,优良级品率达52%。其中祁悬线还代表辽宁省接受交通部专家组检查,工程质量得到高度评价。
几乎是与“村村通”油路工程同步,今年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客车。交通、客运部门及时开新线、上新车、建站点,建农村客运站,满足农民出行需要。与此同时,交通部门还于今年启动了“组组通”油路新一轮惠农工程,今年已有一批村民组完成了路基改造,明年即可通上油路。一个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顺畅的农村公路网新格局,已在全市农村初步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勃勃生机。
(本溪供稿)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