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见习记者夏毅)近日,位于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的慈溪低调但难掩其兴奋地向外透露,近期将考虑建设4个3000吨级散货杂货泊位,年吞吐量预测在400万-500万吨;远期则将利用近海的岛屿建设一个5万吨级的码头,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意味着,慈溪市将拥有自己的出海口,并加快其迈向杭州湾时代的步伐。
位于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的慈溪市处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然而现实却是,海岸线长达78.5公里的慈溪到目前没有一个出海口。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市之一,2008年,慈溪在第七届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中位于第三。据了解,每年在这座小城里,单单原材料的进出量就在3000万吨以上。庞大的货物进出量,在这个沿海城市却基本上单一地依赖着公路运输,如此不平衡的运输状况,让企业的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不仅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环杭州湾经济时代,也使得慈溪一跃而成为联通上海与宁波的“黄金节点”。与此同时,依桥而建的杭州湾经济开发区、慈东工业园区已集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慈溪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有了出海口后,开发区内的企业的运输成本将会大大被降低,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此外,沿海30余万亩的土地也会立即升值,并将极大地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慈溪航运曾经辉煌过。但由于淤积型滩涂等原因,其航道逐渐萎缩。2000年建成的西三码头,也因为滩涂淤积,于2007年7月最终完全瘫痪。
专家分析,对于地形如一片舌头伸向杭州湾的慈溪,通过兴建码头,打通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从而复兴航运,进而“全身心投入杭州湾的怀抱”,并最终在环杭州湾经济时代再次占据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从2007年起,政府部门就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论证活动。今年8月底,由交通、发展改革等部门组成的调研组从慈溪海黄山到西三原外海码头现场踏勘了杭州湾海岸线。
大量的调研论证开始让梦想照进了现实。慈溪市发改局副局长章寿乐表示,因为历史上有过许多滩涂淤积的例子,慈溪人已经有了一种定式思维,认为建了码头也是浪费。“这种想法在经过一些调研、考察、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后,得以破除。”
港航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经过调研考察后,我们认为采取一些措施可以解决。现在,我们已经在近海岛屿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点,在其环岛流的影响下,不会再出现滩涂淤积的问题。”
据悉,今年慈溪市政府已经将新建沿海港区码头作为2008年慈溪的重大前期项目之一。不久,沉寂了多年的轮船汽笛声,很有可能再次在慈溪响起。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