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维和这八年……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维和;哪里有联合国维和任务,哪里就有中国维和官兵的身影。就在前不久,中国第七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又从北京出发,奔赴海地去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恰逢去年10月的这个时候,公安部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召开了派出维和警察防暴队三周年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七周年纪念大会。转瞬间,如今已又是一年。
如此算来,从新千年伊始中国应联合国请求派出第一批15名维和警察奔赴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以来,已整整过去了八年多时光。
正如人生当中的许多数字都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一样,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八年,中国维和警察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一个大国的应有作用。
于是,为了纪念这段特殊的八年“抗战”,本期故事特推出本报记者对公安部国际合作局郭宝山副局长的专访,并与读者一道重温这八年充满艰辛的维和历程。
覆盖全球7大任务区 出动维和警察 1373人次
中国维和警察的八年维和史 ———专访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
本报记者 赵阳
2004年,第一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出征前夕。
“回首2000年至今,中国政府共派遣维和警察1373人次。在海地、东帝汶、科索沃、波黑、利比里亚、阿富汗、苏丹(共计7个任务区),都有中国维和警察的身影。”这是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的一组权威数字。
在这8年中,中国维和警察不辱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赞誉。至今,他们仍在创造并保持着“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三无”纪录,且全部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那么,在烽火硝烟的维和战场上,中国维和警察走过了怎样的8年“抗战”路?中国维和警察又将向何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对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以下简称郭)进行了独家专访。
维和行动有力配合了我国的总体外交工作 记者:我们知道联合国维和行动源于1948年中东战争后期,那么现在的维和行动与那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郭:第一次维和行动是中东停火监督团,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离交战双方,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成为世界热点。随着维和行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任务区的相继开辟,现在的维和行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武装调停和停火监督,而是包括遣散军事力量、监督停火、监督民主选举、保障人权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在内的多项任务。
联合国维和警察由各成员国派出的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警官组成。在任务区,联合国维和警察接受维和警察总警监的领导。维和警察主要职责是监督派驻地警察执法、帮助维护社会治安、培训当地警察和开展司法协助等。随着维和任务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维和警察在维和行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记者:中国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郭: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维和警察在国际舞台上既展示了中国警察文明、专业、勤奋的良好形象,又在任务区的实践中,学到了较先进的警务理念、警察管理体制和相关的警务技术,增强了国际执法的水平,储备了参与国际执法合作的人才,促进了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和改革,还有力地配合了我国的总体外交工作。
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人数最多 记者:目前,我国共派遣了多少名维和警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郭:2000年1月,公安部派出15名维和警察奔赴东帝汶,揭开了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截至2008年9月,我国共向亚洲的东帝汶、阿富汗,欧洲的波黑、科索沃,非洲的利比里亚、苏丹和美洲的海地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373人次,其中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7支875人次。目前尚有204名维和警察在上述任务区执行任务。
记者:中国维和警察在任务区主要承担了哪些任务?
郭:积极参加社区巡逻、侦查破案、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培训当地警察等工作,为驻在国恢复和平与稳定,是中国维和警察在任务区的主要工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中国维和警察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相继担任任务区行政管理、行动规划、后勤保障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先后有30多人在任务区担任副总警监、地区警察局长等中高级职务,有两人被选到联合国纽约总部工作,中国警察在国际维和舞台的影响不断扩大,彰显了实力。
同时,各警队加强与我驻外机构及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为保障中国公民的海外利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记者:我们在一些影像资料中看到过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海地执勤时的画面,请您介绍一下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海地的工作情况。
郭:大家都知道,海地首都太子港政治局势动荡,治安形势恶劣,大量枪支流散民间,非法武装团伙林立,凶杀、绑架、抢劫等暴力案件频发。
2004年10月17日,应联合国请求,公安部首次派出了由125名队员组成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参加联合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成建制武装性质的队伍在一个未建交的国家执行维和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公安机关参加维和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复杂、恶劣的条件下,中国防暴队队员们随时面临冷枪和暴徒袭击。4年来,中国防暴队除承担太阳城、贝莱尔和国家一号公路、马提桑等高危地区的定点驻守、武装巡逻、设卡查车等任务外,还多次参加搜捕疑犯、解救人质、要人警卫、警戒监控、武装押运等勤务,尤其是在保卫总统大选计票中心、平息国家监狱暴乱、“新森林”联合清剿行动和莱卡处突等重大行动中表现优异,为维护太子港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组队模式———“一省组建维和警队” 记者:刚才听您介绍说,8年来,中国共派遣维和警察1373人次,创造并保持了“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纪录,那么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郭:早在2000年3月,公安部就成立了维和警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维和警察选拔、组建、培训、派遣、管理、保障等规章制度,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维和警察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定期组织考试。据我了解,有一名警察连续报考了三年才进入受训名单,前两年都因为外语能力不过关而落选,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选拔标准是非常严格的。
自去年以来,我们又着手实施“维和精兵战略”,在严把进人关,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积极改革警队组建模式,委托一省级公安机关单独组建警队,形成管理合力,强化管理力度。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政治第一、党组织第一、思想工作第一”的建队方针,在任务区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管理工作机制。
2000年8月,公安部批准在武警学院组建了“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并投资1.5亿元建设了集培训、管理以及交流为一体的维和警察综合性培训基地,吸引优秀人才担任培训教员。按照联合国要求,我们对初选人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培训,最后进行考核验收,末位淘汰,确保了我维和警察的素质。维和警察派遣前,还进行两周的任务区知识和技能集训,提高其执行维和勤务的能力。
另外,我们认真研究任务区执勤作战需要,科学确定装备标准,为维和警察配备国内最先进的警用武器和警械,同时加强食品供应、物资补给、设备维修等工作,保障维和警察执行任务所需。
所以说,8年中国维和警察创造的“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纪录并不是偶然的。
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争取更多话语权 记者:我们都知道,维和警察在维和行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那么下一步,中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如何呢?
郭:8年来,中国维和警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下一步我们仍将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树立中国警察形象、锻炼公安队伍为目标,促进工作水平稳步提高。
具体来说,一是提升维和工作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荐优秀人员竞聘联合国总部和任务区中高层职位,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制定,争取话语权。二是进一步改进维和警察管理措施,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严格纪律要求,堵塞管理漏洞;积极稳妥地推行“一省组建维和警队”改革工作,探索适应任务区形势变化的工作方式方法,确保人员安全和队伍稳定。
此外,针对任务区实际,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强化队员应对事故和疾病防治的能力,提高警务技能和对外交往技能,全面提高维和警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