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学生创业是如今校园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充满激情、富有智慧,但缺乏实践的经验。把企业成功的经验与大学生分享,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路上的一个个障碍,浙江大学把一个几十年前在企业里最热火的帮教关系——师傅带徒弟模式引入了校园。
浙大的这种模式被称为“求是强鹰”,由学校团委在今年上半年发起推出,目前有13位知名浙商成为浙大学生的实践导师,他们不仅指导学生创业,也教给学生礼仪、社交常识,甚至帮学生参谋情感问题。
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研二学生梅杰的导师。一次出国回来,刚下飞机,陈乃科就接到了梅杰的电话,这么急着找“师傅”,原来是梅杰的个人事业和感情出现了矛盾,想让师傅给出出主意。“很多事找父母说不出口,还是找师傅能说。”梅杰说,尽管和师傅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但他们已经既是师傅也是朋友了。
浙大首批聘请的这13位实践导师,比如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裁茅忠群、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俞建午、阮士集团董事长阮铁军、浙江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基灯、宝石控股集团董事长阮小明等,个个都是浙江响当当的企业家,但这些平时的大忙人,受聘以后,都热心做起“师傅”,而带徒弟的方式也丰富多彩:
浙江九鼎投资集团董事长俞春雷,先让“徒弟”们下车间实习,当好一线工人。他希望徒弟们能明白,创业不可能一夜暴富,必须务实,有清醒的头脑;畅翔集团董事长林东,带徒弟们开董事会,参加各种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他准备拿出一些资金让8个徒弟做项目实践;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在面试现场,就给每个学生发了1000元现金,奖励他们“参与了一次关于创业的自我挑战”,除定期交流外,他还给每个徒弟安排自己的左右手进行技术指导;话机世界集团董事长赵伯祥,刚面试完毕,就给6个徒弟准备了1万元活动启动基金,以后的这个基金就由6个徒弟赚钱去发展。暑假,这6个徒弟被派去话机世界门店站柜台。最近,赵伯祥又让他们去独立经营手机校园网络销售,预算、方案策划、经营都由他们操作,公司根据预算提供启动资金,“做得好给他们提成,做不好就当一次实践教训。”赵伯祥说。
这些“师傅”带的72个徒弟也不简单,都是有创业理想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在校学生,并且个个都是经过层层考试、面试选拔出来,他们中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
浙大团委副书记阮俊华说,他们本打算让一位企业家结对一位学生,但最后,由于参与者均是学校各个层面的精英分子,老总们开始纷纷“扩招”。
据悉,宝石控股集团董事长阮小明到杭面试“徒弟”时,还专门带来了人力资源总监、总经理,最终收下了4名徒弟;洁丽亚集团董事长石磊收下了7名徒弟,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也把徒弟指标从3人增加到了8人。
阮俊华说,其实这些企业家“师傅”也“悄带”着一些私心:看能不能发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德意控股”董事长高德康说,有一个词叫“教学相长”,参加“导师带徒”,相信在教这些学生的时候,他们也一定能够带给自己新的东西。
如今,不仅指导徒弟学生们实践,作为大学生的实践导师,这些企业家还到浙大与学生交流、开设讲座。林东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身上蕴藏的创新力也是自己学习的动力。“说不定"徒弟"们的灵光一现,可以成为有市场价值的项目。”俞春雷也说,培养人才是个长期工程,如果能通过这个机会跟大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发掘出有潜力有能力的人才,对于企业也是件好事。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学生胡欣认为,企业家“导师带徒”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是创业和经营的方法,还有企业家自身的经验和信息。成功创业肯定需要一流的心态、方法、技巧和能力,与企业家面对面地交流,可以感受企业家们创业的艰辛,直接总结、借用企业家的经验教训。而在梅杰看来,把企业家引进高校,让他们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可以使自己早点接触社会,而跟随知名企业家参与企业决策、体验创新创业,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浙大团委对此的解读是,优秀大学生应该拥有两只坚强有力的翅膀:突出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优秀大学生们通过企业家成功经验的分享,目的就是强健学生的另一只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