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形势下,物价下降对老百姓而言不一定是好事。本报记者 陈晔华/摄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最近的期货行情预示着未来中国的CPI高不了,但这并非令人振奋的消息 一周来,中国期货市场的表现和巨幅下挫的股市同样引人注目:从能源、有色金属到农产品,19个品种全线跌停,这是中国期货市场设立16年来首次出现的壮观场面,黄金则因其“资本避难所”的特性幸免于难。
在江苏东华期货公司的首席分析师陶金峰看来,国内期货市场显然受了国际市场“跌跌不休”的影响。作为价格的风向标,如今的期货行情预示着未来中国的CPI(消费价格指数)高不了,不过,这并非多么让人振奋的消息。
降价还没见底 “虽然美国9000亿美元救市的消息是个利好,但这样大规模的救市手段反而会加剧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陶金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预期也传递到了中国,“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有着明显的联动,但往往对价格上涨的信号反应弱,对下跌信号反应更强。”
不过,很容易观察到的一点是,中国期货市场自今年初就开始了下跌行情,而国际市场两个多月前才有熊市表现。
“因为中国政府今年初出台了价格管制措施。”陶金峰指的是今年1月15日,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给成品粮、食用油、肉类以及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安上了价格“紧箍咒”。
至于国际期货市场近期才显颓势,则与人们对次贷危机的判断有关。去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冰山一角时,国际市场并未对此形成深刻认识,大宗商品的价格节节攀升,油价甚至在今年7月11日冲高至147.27美元的高峰。而如今,次贷危机大范围暴露,并已演化为金融危机,油价跌去四成,市场也陷入恐慌,对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预期一片黯淡。而且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市场的心理是“现金为王”,卖空套现者将越来越多。
“现在中国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现货市场已经受到了影响,油、糖、金属的价格都降了很多,而且还没见底。”陶金峰判断。
通胀压力变通缩 “原来经济政策是"双防"——防通胀,防经济下滑,后来转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控制通胀,现在看来,只需要保增长了。”陶金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汪涛近日预测,今年末中国居民CPI同比涨幅将降至4%,明年全年CPI平均涨幅则为2.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则预测,中国经济可能将很快走向通货紧缩。
“这与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有关。”但陶金峰觉得,通缩并不比通胀好多少,“用中国经济放缓换来物价下降,代价也太大了。”对老百姓而言,在通缩的情况下,虽然物价可能高不起来,但收入也很难上涨。
正因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人民银行8日决定,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相应调整。此外,我国从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是央行近9年来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双双下调的举措也为近年来罕见。此前,央行于今年9月15日宣布,在4年来首次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还下调了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一系列货币政策接连出台,其刺激市场流动性,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用意十分明显。
中国如何纾困? 那么中国经济的前景究竟怎样?如何力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活力?
在9月26日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经济学家、企业家的信心尤为重要,人民的信心尤为重要,国家领导人的信心也尤为重要。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近日温总理在广西考察时也指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也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但中国仍然能够靠推动投资、贸易和消费的“三驾马车”维持增长,推动内需是重中之重,可采取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门槛、降低公司税收等措施实现目标。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则于近日表示,中国国内的广阔市场,完全可以弥补出口减缓带来的影响。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在财政政策上,中国政府还可以大幅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货币政策也可以进一步放松。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机构预测,央行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继续降息。
陶金峰则认为,眼下理顺价格机制十分要紧,在通胀形势缓和的情况下适当放开农产品以及能源产品的价格再合适不过,这对于中国经济是一针实实在在的“兴奋剂”。(王晓洁)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