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隆盛轻工有限公司投入800多万元建成职工俱乐部,企业2000多位农民工在这融电影院、网吧、图书馆、健身室于一体的“文化之家”中,可尽情享受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泉州工会以先进文化搭建农民工精神乐园的一个缩影。
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傅福荣告诉记者,目前在泉州打工的主要是“80后”新一代农民工。为让百万“新泉州人”真正融入城市,泉州工会注重文化维权,突出文化关爱,着力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帮助农民工逐步实现“三大转变”,从而使百万新一代农民工实现“有位”“有为”。
农民工最大的文化权益就是学习权、发展权。泉州工会把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整体规划中,着重对农民工进行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帮助农民工逐步实现“三大转变”,即由低收入向较高收入、由主要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向复杂技能劳动、由临时就业向相对稳定就业转变。近年来组织开展了1.8万多场岗位练兵活动,参加职工100多万人。
同时,工会积极开展评选“外来工创业精英”、“十佳外来工”、“优秀农民工”活动,表彰宣传农民工创业典型,激励农民工岗位成才。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农民工技能人才制度。泉州市职工中专与宏远纺织公司联合开办“宏远纺织工程中专班”、与格林服装有限公司联合开办“格林服装设计与工艺中专班”,招收在职农民工参加学习培训,学费全部由市总工会和企业承担。
在充分利用工会的文化阵地,为农民工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方面,从制度上保证电影院、图书馆、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向农民工开放,保证农民工闲有所乐、乐有所趣。泉州工会还把“职工书屋”建设作为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维护职工文化权益、繁荣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职工流动书屋”、“企业流动书屋”、“数字图书馆”等为载体,倡议全市农民工参与“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书,每年参加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培训,每三年个人的学历或技能提升一个档次”活动,努力调动农民工读书自学的积极性。
泉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赖畅水介绍,目前农民工从“有位”到“有为”的舆论氛围正逐渐形成。几年来,全市参加岗位练兵和经济技术创新的农民工达300多万人次,70%的职工技能晋升一级以上,职工科技成果有34项获国际奖、129项获国家奖、169项获省级奖。有129位农民工成为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5人被评为全国劳模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4人被评为省市级劳模。(记者肖玉保吴铎思特约通讯员丁文清)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