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2.3%。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力出口的走势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
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却比上半年加快了0.4个百分点。专家认为,22.3%依然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速。
“前三季度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增速,说明中国产品仍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商务部贸研院中国外贸研究部研究员李健认为,从实体经济发展看,国外对中国产品不仅有需求,而且需求也相对稳定。同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也与中国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有关。
统计表明,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1.2%,比1至8月加快0.6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增长16%,加快2.2个百分点。同时,尽管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大多增幅回落,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增长24%,加快0.8个百分点。
从9月数据看,当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1.5%,增速反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出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固然令人欣慰,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需密切关注、积极应对。
受外需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增幅自去年8月份起呈逐步放缓态势。今年以来,随着次贷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出口增幅进一步回落,但依然保持着20%以上的较快速度,最近一两个月来出口增速又有所加快。
“现在,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0%,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来说,出口增速的适度减缓并不一定是件坏事。”蔡志洲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出口企业总体上有能力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不断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会逐渐显现,外需存在减弱风险,汇率也存在波动风险。
针对出口行业承受的风险与压力,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中国政府已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下调“双率”等。
“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目前已经在发挥积极效应。专家建议,密切观察国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如果未来外需进一步减弱,那么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财政政策可能要更进一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等。
“出口企业也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拓展利润空间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尝试开发一些适应国内需求的产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李健建议。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