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成就瞩目
淮安在新的起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淮安全市干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在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是399.38元,2007年为12164元,增长30.46倍,平均每年增长12.1%。
过去的30年,淮安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从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过去30年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30年来,我们坚持把中央和省里的精神与淮安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中寻找机遇,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内外部优势,用改革的办法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淮安加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亿元,是1978年的63.29倍,年均递增10.7%。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3.4亿元,是1978年的65.65倍,年均递增15.4%。
过去的30年,淮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农村改革发展放在重中之重。30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农村改革发展放在重中之重,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淮安的发展,说到底是解决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基本问题。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土地制度变革、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三个阶段,有效地缓解了“三农”问题。这是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变迁中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1987年农民家庭每人年纯收入只有481.31元,2007年增加到5010元,增长10.41倍,平均每年增长8.1%。
过去的30年,淮安始终以市场机制为取向,整合资源集聚要素。30年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使人民成为财富创造的主体,变“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我们立足后发展地区的现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整合外部资源,集聚发展要素,为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场化改革近30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经济运行活力,促进了财富涌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是1978年的575.47倍,年均递增26.4%。
过去的30年,淮安始终以人民需求为根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无论是制定政策、作出决定,还是安排财力、分配收入,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充分调动各级各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一切力量,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目前,淮安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加快淮安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发展的战略定位。淮安正重点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大交通、大产业、大流通、大文化、大旅游”建设,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经济充满活力、水城风貌彰显、生活品质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构筑大交通,着力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实施盐河“五改三”工程,打通与连云港的水上通道,实现海河连通、借港出海、走向世界;推进铁路网建设,建成区域性铁路枢纽;开工建设淮安民航机场,打通空中对外通道;完善高速公路网,改造提升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构建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体系,以更有效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域的发展。
培育大产业,着力建设苏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提升纺织、烟草、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盐化工新材料、IT和特钢三大千亿元产业,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业体系;加快实施重点企业“一三五”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形成销售过100亿元企业10家、50亿元企业30家、10亿元企业50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商集聚新格局。
发展大流通,着力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优化城区商业布局,推进淮海广场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商圈和功能区建设,提高商贸业整体竞争力;加强专业批发市场规划和建设,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对周边市场辐射能力。
繁荣大文化,着力建设富有魅力的特色文化名城。加强对淮安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继承,加大文物、古迹等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完善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文化网络,形成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一批优势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院校专业水平,打造苏北重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大力发展卫生事业,造就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院名科名医,努力为周边地区更大范围内的更多群众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开发大旅游,着力建设知名休闲旅游佳地。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名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品牌,发展壮大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餐饮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协作,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尽快建成市生态旅游商务中心和体育中心,构建以淮安为重要节点的苏北旅游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