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上门查杀 |
本报《用遍杀虫剂对付不了神秘小虫》一文于10月10日见报后,引起不少市民关注,昨日,家住贵阳市宝山南路附近的罗小姐向本报反映,她和单位同事所合住的宿舍里也出现了这种神秘小虫。一位从事了40多年生物学研究的工程师华守一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希望帮助居民们破解神秘小虫来历。
“应该是臭虫”
贵阳一化工厂工程师华守一主动与记者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前往刘先生家探个究竟。华守一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华南农学院生物学专业,今年69岁,已经从事了40多年植保、生物研究工作,有过多年“灭虫”经历。
昨日上午,记者与华工程师来到刘先生家。华总工程师听过刘先生的描述后,再仔细观察了这种墙上爬着的灰色小虫,“再翻开床架看看”,掀开席梦思床垫后,几只比绿豆还小的褐色虫子正趴着一动不动。戴着高倍镜观察了一会后,华工程师说:“这应该就是臭虫!”
专家开处方
杀虫四法
随后,华工程师给刘先生家开了“处方”,首先整顿室内卫生,清除杂物,其次应采用“一烫二晒三堵四杀”的方法:先用开水烫;再用太阳晒;然后对床板、墙壁等容易滋生臭虫的缝隙,用石灰堵住;最后使用灭虫的化学药品杀虫。在施药时尽量采用涂刷的方式,不要喷洒,最好选在晴天进行。
昨日中午,记者和华工程师又来到罗小姐家中。但大家翻遍了房间内有“嫌疑”的地方,可就是不见“元凶”。根据罗小姐及室友的介绍,华工程师建议他们用敌敌畏浸泡粉笔三天,戴上手套用粉笔仔细涂擦“嫌疑”最大的旧沙发,或者购买杀蟑剂进行喷洒。喷洒前应关好门窗。
臭虫曾一度“销声匿迹”
华工程师告诉记者,由于臭虫是群居,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它们往往在晚上偷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华工程师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常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加上居住条件改善,天气变化以及个人注意卫生等因素,臭虫一度“销声匿迹”。
据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李医生介绍,被臭虫叮咬后身上起红疙瘩,且皮肤瘙痒的症状称为丘疹性荨麻疹。一旦患者被蚊虫叮咬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对诊治疗。患病后尽量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华工程师也提醒广大市民,尽管市场上不少杀虫剂可灭害虫,但杀虫剂用多了对人体有害,应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遇上难以对付的昆虫应及时向专家求助。记者 张其琼 杨志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