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部队开展全天候飞行训练。解放军报发
引子 1986年,我军最年轻的一个兵种——陆军航空兵正式成立了。22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陆军航空兵在机遇和挑战中开拓奋进,在磨砺和考验中锻炼成长,在调整和改革中发展壮大,开始由陆军辅助兵种向主战兵种发展。那么,这些年来,这个兵种究竟走过了一个怎样不平凡的历程呢?对此,我们采访了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少将。
说起马湘生部长,可是个传奇人物,他1968年2月入伍,是空军的第一批特级飞行员。
1985年年初,陆军航空兵的前身——某集团军直升机大队组建时,任第一任航空处处长,也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第一名飞行员,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陆军航空兵发展的全过程。
冷战后近200场局部战争,几乎场场都能看到陆航身影 古往今来,陆军经历了步兵-骑兵-摩托化-机械化的演变过程,目的都是追求快速机动能力。但沿着发展地面机械化来提高机动性的余地已经有限,合乎逻辑、应运而生的就是利用直升机提高部队机动能力。
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各地先后发生了近200场局部战争,几乎场场都能看到陆军航空兵的身影。马部长告诉我们,陆军航空兵地位重要,作用重大,为提高陆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快速反应和机动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陆军航空兵在各场局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示范效应,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纷纷加快了陆军航空兵的发展步伐,迅速掀起了一轮发展陆军航空兵和研制武装直升机的高潮,陆军作战样式也随之发生彻底的改变。
根据“精兵、合成、高效”的战略目标,为提高我军陆军合成作战、快速反应的能力,在裁军百万的背景下,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组建陆军航空兵的重大决策。1986年10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陆军航空兵组建方案。从此,陆军航空兵作为我军最年轻的兵种,跨入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为以“铁脚板”著称于世的我军陆军插上了“钢铁翅膀”。
没有跑道灯,我们就用油漆把马灯分别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来代替 一个新兴兵种和新单位的建设发展,除了各种外部因素和硬件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软件”,就是必须有一种能凝聚人心和激励斗志的精神。
陆航创建初期,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接收机型单一,技术骨干匮乏,人才培训断档,机场设施陈旧,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有的团队有飞机没机场,飞行保障十分困难;有的单位有官兵没营房,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就连机关所在地也只有两幢破旧的小平房,一下雨,房间里积水就有膝盖深,飞行员二、三十人住一个大房间。面对困难,陆航官兵没有丝毫退缩,他们以建设陆航、发展陆航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负重起飞,奋力拼搏。
“当时要组织夜航训练却没有跑道灯,我们就用油漆把马灯分别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来代替跑道灯,每组织一次夜航都要摆上一卡车的马灯。”然而,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部队全部夜航课目训练照样圆满完成。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劲头,陆航部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边组建、边训练、边执行任务,创造了“当年组建、当年训练、当年改装、当年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建设奇迹。
为了征服被世界航空界称为“空中陷阱”、“死亡航线”的青藏高原多雄拉山口,某陆航团牺牲了包括国逢仁副参谋长在内的7名机组人员,终于在只有70米宽的悬崖峭壁最狭窄处打开了“死亡之路”。为完成在6700公里边防线上的巡逻任务,某陆航团在进驻新疆阿里高原后,面对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冒险进行多次飞行探索,积累了1万多个航线数据,成功闯进了阿里高原的“飞行禁区”。在抗洪抢险、护林防火、抗震救灾以及航天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等大量急难险重任务中,正是凭着这种无私奉献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广大陆航官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飞行禁区和“死亡之路”,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飞行纪录和辉煌业绩,谱写了一首又一首英雄赞歌和发展新曲,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在每年培养的飞行员数量比过去提高了近5倍,飞机的数量也在壮大,每年可飞近十万小时 一纸命令下来,空军某运输团团长邢喜贵服装一换,成了一名陆航团长。他带着原团队的一部分人,走出环境舒适的营区,借了10间房,把陆航的大旗一插:“这就是团部!”组建的第5天,不少人的行李还没到,上级的命令却到了:立即起飞赴西藏空运物资。邢团长二话没说,带队出征了。
回顾当年抽调第一批陆航飞行员的桩桩往事,马部长由衷感慨:陆航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把诗篇书写在蓝天,把身影寄托给白云。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险哪里就有陆航人……”这是第一代陆航女飞行员邢淑华写下的一首小诗,也是她们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某武装直升机部队组建后,没有靶场打不了实弹。“不能等条件成熟了再练,有任务怎么办?”在一次飞行中,他们偶然发现黄河中游有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孤岛,地形条件符合导弹打靶的要求。靶场找到了,他们又买来做纱窗用的尼龙网,因陋就简缝制靶标。在这个小孤岛上,进行了我军陆航第一次武装直升机空对地导弹实弹射击,摸索了经验。不久,他们飞到全军装甲兵部队演练场,实施对地面装甲目标导弹攻击,取得全部命中的优异成绩。第一代陆航人正是以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创造了世界陆航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回顾22年来走过的艰苦历程,马部长无比自豪地告诉我们,现在陆航部队战斗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部队建设规模也得到日益壮大。当年组建的时候,一年只能培养出几十名飞行员,装备只有从空军接过来的不足百架飞机,每年最多只能飞6800小时。现在,陆航部队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每年培养的飞行员数量提高了近5倍,飞机的数量也在壮大,每年可飞近十万小时。同时,陆军航空兵的活动地域也从原来的平原、森林、山地,进一步扩展到高原、海上。
铁翼飞旋迎朝阳。年轻的中国陆军航空兵以中国军队特有的探索精神和超前意识,在填补我军陆军航空兵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空白的同时,正迎向世界陆军航空兵发展的潮头。(李传新周敬波)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