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光燕记者王翠莲、董立龙)“过去是打井种菜求致富,现在把机井关了,靠节水增收。”10月初,眼看着村里最后一茬菜花即将走进北京市场,沽源县闪电河村村民算起了账:该村今年关停了153眼机井,自己的收入却增加了390多万元。
闪电河村地处坝上干旱地区,近年来正承受着“水与菜”的矛盾:打井种菜可以改变当地的贫困状况,但地下水过度开采却影响着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的生态平衡。既要推动农民致富,又要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成为当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沽源县从“护卫京津水源地、提高蔬菜产业效益”出发,以分户节水为突破口,按照分户节水、农户联片、整村推进膜下滴灌的方式,关停了700眼机井,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闪电河村成为试点村之一。今年该村安装机井低压输水管50公里,把原有的机井关停了153眼,新配套了27眼,建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示范田5000亩,在全村推广了以膜下滴灌、叶面喷施肥等为主的节水技术。
“大水漫灌亩均耗水36立方米,膜下滴灌仅为18立方米,1年浇8次水,每亩可节约用水144立方米。”闪电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孝介绍,通过这一措施,全村年节省灌溉用水80万立方米,节水效益达12.3万元;同时,推广节水措施,还带来了减少病虫害、节电、节工、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等10大好处,每亩土地节电、节土、节肥、节工、增质等总效益达到了780元,综合算账全村增收390万元。
与闪电河村一样,该县其它7个试点村也取得了成功,全县今年推广的9500亩示范田共节约用水达190万立方米,综合算账农民增收达830万元。看到了发展节水种植后获得的巨大经济效益,许多农民纷纷主动要求明年在自家的蔬菜地里发展膜下滴灌。该县决定明年将全县的节水种植面积增加到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