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10月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今天,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
|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期杂志聚焦浙江的“鱼米之乡”湖州市。在这里,浙江大学与湖州市举全校之力、全市之力而合作共建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经过两年时间的实验,已经显示出相当的示范意义,其合作方式更被作为“湖州模式”而备受瞩目。
在全国知名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师生们在浓郁的氛围下受到感召和激励:到农村去,到农村去,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自2006年5月浙大与湖州市启动新农村共建工作以来,这所大学已经选派了28名高层次挂职干部赶赴湖州,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教授、专家近4000人次,另有1000多名大学生深入湖州的20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接受锻炼,其中100多人担任过“村官”。与此同时,浙大还与湖州各级政府、企业签订了合作项目361项,已带动12亿元的资金投入……5800平方公里的湖州土地上,正在上演一场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戏。
“湖州模式”之所以被聚焦,是有现实基础的。中国30年改革开放,起步于农村。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于是,才有了基层的专业户、个体户和工商户,才有了草根的乡镇企业,最后才有了遍地开花的浙江民营企业。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在改革初期(1982年到1986年)和新世纪初(2004年到2008年),中央一共发出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依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因为我们仍有近九成国土面积是农村,近七成人口是农民。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湖州模式”之所以被聚焦,是有现实需求的。当前,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公共财政不断向“三农”倾斜,“工业反哺农业”不断落实。但是,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精神文明,以及“民主管理”的政治文明,如何科学推进“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一个举国探索中的新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重大课题面前,“湖州模式”的探索是有益的。浙大与湖州的这次合作,不是点对点的单项目合作,而是全方位的、长效性的共建,双方探索建立的高层会晤、信息交流、督查、创新项目推进等合作、管理机制,确保了该合作不是虎头蛇尾;他们合作伊始就确定的“八大工程”,每一项都切入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而又薄弱、群众最为关注和期盼的环节,使得这个实验区的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新农村建设不会脱离群众;双方在合作中建立了占地3000多亩的农业科学试验站,占地160多亩的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以及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每个平台都有专门的首席专家,有常年蹲点的“泥腿教授”,也有解决专项问题的贴近农民的专家团队,真正把大学课堂送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使得高校的智力支持不致于流于形式。所以,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实验,是大学满意的,是地方政府满意的,最重要的,也是农民群众满意的。
“湖州模式”实验两年来,最直观的结果则是湖州农民所得到的实惠。两年来,湖州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21.4%和30.8%。这说明,“科技一旦掌握在群众手上,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湖州模式”的外延仍在不断扩张,目前已经得到了40多个省级以上部门和机构的政策、资金支持。它正成为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示范模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科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
浙大主动服务新农村的实践证明,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论文才更有生命力,田野才更有希望,新农村建设才能更为科学。
而事实上,鼓励师生们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新开拓,还是高校办学思想的新解放,是机制体制的再创新,值得国内高校的进一步推广和借鉴。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实践的弊端,以论文发表数为标准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等颇受社会各界诟病,而浙大与湖州合作后,不仅开创了以首席专家制为龙头的高校服务现代农业的推广体系,还完善了农业推广系列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这样的职称评审变革,就从制度上鼓励师生们把论文写在田野上,更认可师生们来自田野上的论文。也为下一步支持大学师生“把论文写在工厂里”、“把论文写在现实社会中”奠定了基础。
如今,浙大在创立了农业推广首席专家制后,又建立了工业推广首席专家制,学校的社会服务从农业、工业拓展到了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针对“三农”发展的“湖州模式”,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探索,还是推动高校自身科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结局。
运营主管:徐友龙
|